時間一晃就是小半年,很快便到了高考開始的日子,因為區域不同以及負責這方面的人才短缺等各方面問題,各地高考的時間以及方式,也有些差異。

以全國範圍而言的話,最早的十一月二十八號就開始高考了,最晚的十二月二十五號才結束,持續整整一個月。

具體年齡更是有一定的約束。

一般限定在二十五週歲以下,有能力特殊的,可以適當放寬到三十週歲。

至於有沒有結婚,反倒無所謂。

知青當中年紀最大的朱文熙,先前有說過三十二了,不過他的三十二實際上是虛歲,算週歲的話,只能說滿了三十週歲,但還沒有到三十一週歲,再加上村長幫忙,最終還是讓他有了資格。

不至於堅持了這麼多年一無所獲。

他要是最終不能參加高考的話。

恐怕會瘋吧!

但不管怎麼說,最終大王村的知青以及本地有資格參加高考的村民,還是全都順利報上了名,並且參與了高考。

考完後多數人是既自信又忐忑,自信的是大多數題都會,應該沒錯,忐忑的是即便都會,也還是會擔心結果啊。

畢竟這可關係著他們的未來。

不過不管他們內心再怎麼糾結,日子還是要過下去,時間依舊緩慢流逝。

沒多久就開始填報志願。

之後便是等分數以及錄取通知書。

即便他們大王村的知青和村民可能不是什麼天才,但至少他們複習時間足夠長,也有充足的複習資料,這一點就已經超過了八九成以上的其他競爭者。

所以,結果自然是毫不意外的。

全都考上了。

最差的也服從調劑,混了個師範。

最開始幾年高考,一般都是優先往師範學院輸送人才,因為那些年是真的很缺教師, 也缺少專業的教育人才, 如果志願上寫服從調劑,並且成績不算太差的,基本都是往師範之類的學校調。

這一點真的是有人慶幸,也有人懊惱, 慶幸的是有個學校念總比沒有好。

懊惱的則是真不想當老師的。

早知如此, 估計就不選調劑了。

但不管慶幸還是懊惱,事情終究無法挽回, 錄取通知書也開始陸續到達。

大家在興奮之餘, 難免還是有些離別的傷感,畢竟很多人在一起, 都已經相處十年了, 最少的也相處了兩三年。

說句不誇張的話,有些夫妻在一起相處的時間都沒他們在一起相處的時間長,如今雖然都為彼此各奔前程感到高興,可內心深處很難沒有離別的傷感。

只是再怎麼傷感不捨。

也不能耽誤了報到的日期, 所以最終只能各自留些地址, 希望日後還能重新聯絡上, 多年之後仍有團聚的機會。

不得不說, 社會發展很奇妙。

在離別之後繼續聯絡就十分困難的時代, 大家的感情很真, 過了很多年依舊會設法聯絡上, 又或者見面時淚流。

乃至看著一兩件舊物回憶過去。

可當即便相隔千里, 也能隨時聯絡上, 甚至影片聊天的時候,反倒可能就不太想聯絡了, 只剩逢年過節的客套。

甚至就直接遺忘在了某處。

隨著時間推移,錄取通知書是一封一封的到, 人,則是一個一個的變少。

沒多久, 丁雲也收到了信。

並且與大家一一告別。

踏上了去學校報到的綠皮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