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結果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大家真的齊心協力共進退,最終的確能夠在末日災難降臨之前提前遷徙出大部分生命離開,保住絕大多數國家,以及人類。

這種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而內部混亂,發生衝突,國家勾心鬥角,最終導致計劃失敗,人類文明大洗牌,剩餘人數萬不存一機率為99%。

丁雲可不敢去賭那億萬分之一,所以寧願穩妥點,只找靠譜的夏國合作。

至於如何與國家聯絡。

那當然就得靠魔法了,從做好決定的那一天開始,丁雲就不斷的預測未來三五天甚至半個月會發生的各種災難。

然後將預測出來的結果。

利用空間魔法送到執政者案桌上。

如此半個月,一連預測了未來十七次分屬於世界各地的自然災難之後,丁雲才利用入夢術與執政者溝通了一番。

並且順利獲取了他部分信任。

同時還得到了見面的機會。

之後,當然就是丁雲將具體情況如實吐露,以及又一段時間的繼續驗證。

過程丁雲還展示了一下魔法。

這才總算讓他們相信自己所言。

只是用來抵禦毀滅世界這個級別的自然災害所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絕對是難以想象的,所以他們還需要一段時間,利用現有科技以及目前所知資訊。

去推算丁雲所說末日的可能性。

這方面耗時雖然不短,但是在做這方面研究推算的過程當中,相關機構對丁雲提出的一些要求,基本有求必應。

這讓丁雲好歹多做了些準備。

譬如利用核電站之類的機構,積攢下了許多可以直接充能的魔法水晶,這樣一來,即便她變身器上的魔法水晶儲存能量有限,也能借著其他魔法水晶施展出以前沒法施展的大型仙術或禁咒。

再譬如藉著各種新型材料,把以前一些不好實現的魔法陣都創造了出來。

還利用魔法幫忙造出了些新材料。

如此過了半年,相關機構在進行了為期半年的探索研究,以及對丁雲所提供的各種證據的驗證後,總算得出了個丁雲所言準確率極高,以及她所說的末日發生機率,達到了八成以上的結論。

即便沒有那麼恐怖。

那各種自然災害也少不到哪去。

至此,丁雲先前所言才總算得到重視,相關合作和拯救末日的計劃,也正式被命名為女媧補天,開始舉國支援。

國家主管科技方面。

丁雲主管玄學方面。

而計劃重點主要在於四點,一是改革通訊技術,新技術不用多好,不用能衝浪啥,只要能夠在地磁翻轉之後,依舊可以維持基本通訊順暢,就可以了。

只有通訊順暢才能保證命令順暢。

只有命令順暢,才能及時救災。

二是儘可能的儲存物資,儲存各種種子,工業材料裝置和文明底蘊,因為如果沒有這些,即便他們在災難過程中保住了大部分國民,在災難過後很長一段時間,很多地方都不再適宜耕種,且很難種植的情況下,那些人也得餓死。

所以儲存足夠物資是必須的。

另外人工澱粉技術也得加大推進。

有了前面那兩方面的保障,後面的第三點和第四點,才有必要進行下去。

也就是在非地震帶,非火山爆發板塊帶,同時地下板塊結構相對穩定的區域深挖地下生存基地,以及努力發展航天航空技術,並且在比較近的月球以及熒惑星上面,構建出完整的生態基地。

於末日前移民一些人過去。

也送一批種子和文明底蘊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