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形容現在賣地的局面呢?

如果是在五年前的話,那丁雲絕對能夠輕輕鬆鬆把想要賣的地全部都賣出去,而且還不是低價賣,而是高價賣。

甚至三兩年前,那都好賣的多。

可是最近別說一些小型房企了,就是巨頭房產集團都不敢大規模拿地了。

甚至於有地不敢開發。

資金鍊現金流緊張的不得了。

新出讓的土地都大規模的流拍,更不用說大型房產商手裡面攢下的地了。

一般土地到房產集團手裡,如果位置真的特別好,開發絕對賺的話,那肯定早早就開發了,攢在手裡一直還沒動的土地,要麼是位置不怎麼好,要麼就是當時頭腦一熱,買下來攢著等升值。

所以吧,土地是真的不好賣。

大型房產集團手裡都不缺地,自己家的地還開發不過來,哪用得著著急再買,小型房產公司拿個十幾二十畝的地還行,可是上百畝的地,是真吃不下。

因此丁雲都過來三個月了。

一塊土地還沒賣出去。

能不讓她著急嗎?

……

會議室,主要負責土地的高層,全部都有些忐忑的到齊了,由不得他們不忐忑啊,當初丁雲總共提出三點要求。

增加新的房產銷售分成模式。

給爛尾樓期房購買者換房。

以及賣地。

前兩者都已經有了成效,甚至可以說成果斐然,帶來了不少流動資金,也解決了很多負面輿論,只有賣地這塊。

一丁點進展都沒有。

負責的相關人等,怎能不忐忑?

“土地就這麼難以出讓嗎?”

雖然沒有指責,但丁雲的語氣明顯是有些不滿的,哪怕賣出一塊地,虧本賣出一塊地,她都會感覺有一點希望。

現在三個月一塊地都沒賣出去。

就是丁雲自己都有些忐忑。

懷疑自家手裡的地到底有多爛。

“石總,不是地難出讓,而是地理位置不太好的地,難以出讓,要是咱們集團的地在一線城市,哪怕在一線城市的四五環,只要價格不是特別的離譜。

那都能很容易賣出去。

可是當初老石總擴張的時候,已經比別人慢了一步,他還嫌一線城市的地價太貴,擔心回不了本,所以想著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優先拿二三線,甚至四五線城市的地,覺得漲價肯定能漲到那些城市,到時手握先機絕不會虧。

結果價格是漲了上去,可是房子根本就沒有賣出去多少,空置率太高了。

二線城市是好點,也好不到哪去。

根本沒法跟一線城市比。

而且一些小城市也不愁沒地賣,地方上多的是可以賣的土地,房產商也有的挑,壓根沒有必要從我們這邊買。”

在沒有任何成果的情況下,做員工的當然得優先訴苦,表示困難,況且有些困難又不是他們瞎編的,而是確實如此,因此說起來那是相當的理直氣壯。

“石總,現在實體經濟受到的網路衝擊實在是太大了,就連以前從來不愁賣的商圈房產鋪子,現在都很難賣了!

更別說位置不好的土地了。”

“說句不好聽的,我們集團手裡拿捏的那些地,大部分都不算什麼優良資產,大家又都不傻,很難找人接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