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機報復也是有一定可能的,雖然她沒有兒子,但是隻要孫氏的兒子當不上皇帝,靜慈應該都會比較開心吧。”

“可是我們也沒法證明她說的話是假的啊,萬一她說的是真的該怎麼辦?

如果朱祁鎮未來真的做扣門天子。

那便是我大明開朝以來最大恥辱。

光想著我就恨不得掐死他。”

“不管真假,還是你的身體要緊。

如果是真的,即便靜慈她不提廢太子的要求,咱們也必須得廢太子,如果是假的,廢了太子之後能得到靜慈的幫助延年益壽,我們也不是沒有機會在十幾二十年後,甚至更久之後重立太子。

或者實在不行,大不了不立太子。

等你哪天真的不行了,直接下遺詔就是了,她只是要求廢太子,又沒有說不允許廢太子繼承皇位,你說是不是!

而且即便靜慈說的都是真的,那想來祁鎮未來之所以會變成那樣,也肯定是因為你早逝,沒能得到較好的教育。

這樣一來你就更得活下去了。

只有活下去才能好好教育祁鎮。

再不然多生幾個皇子,也能有更多的皇子可挑,選更賢明的皇子繼位。”

張太后還是希望自己兒子能夠繼續活下去的,畢竟孫子再親也沒有兒子來的親,同時她還很清楚,自己兒子在猶豫些什麼,不太好意思直說自己怕死。

所以她就替她兒子說了。

替她兒子找藉口,找理由。

找不得不答應丁雲的理由。

被她這麼一說,好像不管丁雲說的是真是假都是答應最好,不但對他好。

對國家對未來。

乃至於對現太子朱祁鎮都好。

有了張太后的助攻,宣德帝總算下定決心,決定答應丁雲的要求,但是這事也不是他答應就成了,因為他答應並不意味著百官答應,特別是在現今這個他看著就活不了多久的情況下,百官更是不能容許這時候廢太子,動搖國本。

他不是他爺爺,太宗皇帝。

也不是他太爺爺,洪武大帝。

做不到一言九鼎,說什麼下面就沒有任何大臣敢反對之類,其他小事大臣可能會給面子,但這種廢除嫡長子太子位的做法,絕對不在給面子的範圍中。

有關於這點,張太后和宣德帝兩人私下討論了許久,也沒討論出能夠絕對說服所有大臣的藉口,所以最終只能決定帶著這個話題再跟丁雲聊聊,一來是想表示一下,他們廢太子的困難之處。

二來當然就是想要順帶著再試探一下丁雲的底線,看看能不能講一講價。

結果剛商量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