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她的糧食就算再多。

那也經不住不斷的被搶被燒。

所以在發現相關情況之後,丁雲立刻就開始派人調查,同時根據現有的資訊進行分析,並且還稍加聯絡了一下自己的人脈,然後很容易就得出了結論。

還知道了哪些人家在針對她。

但是知道了對方是誰,卻並不意味著丁雲能夠輕而易舉的搞定他們,最關鍵的是丁雲並不願意跟他們同流合汙。

遵從他們定下來的糧商潛規則。

這使得他們之間很難調和。

與此同時,那幾大糧商大概也查到了丁雲的身上,不過只查到了淺表層,

只知道丁雲是個大戶人家的女子。

以及現在入了道籍,有了度牒。

其他的並不瞭解。

而彼此互相知情了些,但是又沒談得攏造成的結果就是,他們兩邊的爭鬥變得愈加的嚴峻,丁雲那邊是直接開始與官方衙門合作,請各地府衙保護,大量運輸糧食前往那些發生災荒的地方。

不賣,直接捐,直接賑濟。

缺多少捐多少。

實在不夠,就減少那些已經穩定下來的,同時並無災荒的糧鋪的供應量。

除此外就是把農場裡的所有土地全部都改種小麥和水稻,不種其他的了。

丁雲運往其他地方的糧食,那些糧商可能敢毫無底線的去搶去燒,但運往災區,並且直接免費捐贈給了衙門的糧食,他們還真沒膽子這麼做,因為去搶去燒一個普通商人的糧食,和去搶去燒捐給衙門的糧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搶衙門的東西。

那跟直接造反有啥區別?

被丁雲這麼一搞,他們原本在災荒地區的各種操作,自然就更沒有辦法進行下去了,除此外就是各地的地方官都對他們有些不滿,並且甚為欣賞丁雲。

甚至還有一些特別容易發生各種自然災害,但是目前還沒有發生的區域地方官,都已經開始熱情邀請丁雲把平價糧鋪開到他們那邊去了,這樣一來,萬一以後他們那發生災害也能及時賑災。

維繫他們較為良好的政績考評。

為此,他們甚至不惜向丁雲保證。

保證絕對會保護平價糧鋪的安全。

決不讓人破壞。

糧食運輸路上也能派人保護。

對於這些熱情邀請,丁雲也是來者不拒,哪家願意邀請,願意保護,就先去哪邊,至此,雖然不能算完全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