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香港1990(第1/2頁)
章節報錯
1990,香港,燈光璀璨。
進入九十年代,香港的迴歸成了必然趨勢,香港與內地接觸日益頻繁,殖民地色彩正在逐漸淡化。
在馬照跑,舞照跳的思想指引下,香港與大陸的隔閡日漸消除,對大陸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逐步加深。
石頭與程元程浩顯得很興奮。
這裡就是香港,一顆璀璨的東方明珠。
1990年,正是香港流行文化橫掃亞洲的時候。
港劇、港片、粵語歌,帥哥美女、兄弟情義、花花世界......
以後世的眼光來看,1990年的香港,所謂的繁華璀璨,大致只相當於三四線城市的程度,但以此時的目光來看,確是大陸望塵莫及的。
每個從大陸過來,踏上這片土地的人,都能感受到這種巨大差距。
“那個好漂亮啊”,程浩指著遠處,不由得驚歎道。
“那個是燈光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晚上八點鐘,維多利亞港都會準時上演精彩的雷射燈光秀”,李爾福邊往前邊走,邊轉過頭道。
“嘖嘖”,程浩讚歎道,而後小聲和他大哥嘟囔了句:“這得多費電吶!”
走在前頭,聽得一清二楚的陸坤:“......”。
也是。
中國農村真正大規模供電還得再多等好幾年呢。
陸坤曾聽村裡的老輩人講:在偉大的毛時代,農民碾米,事先得向電力部門申請,電力部門在一個時間段上供電,這段時間農民排隊去碾米房碾米,時間一到,咔的一聲馬上斷電,才不會管你輪不輪得上。
前幾年,村大隊(村委會舊稱)組織晚上放映電影。
八點鐘開始放映電影,《紅色娘子軍》裡的祝紅娟剛跳起來,咔的一聲斷電了,臺下頓時嗷嗷叫,一片罵娘聲。
甚至還有不少人去尋供電局的工作人員晦氣。
平安村是去年通的電,不過這會兒用電很不穩定。
優先供應工業用電是第一原則。
一到晚上,農民家裡的電燈,一拉繩,亮得跟在燈泡外面抹了一層鍋底灰一樣,還沒煤油燈照得亮堂。
這也是程浩見了香港,耗費如此大的電量只為取樂,嘖嘖咂舌的原因。
“就是這了”,李爾福笑道。
“哦?”,陸坤劍眉微挑。
眼前的這個酒店,陸坤一點也不陌生。
麗晶酒店。
從1980年開始,“麗晶”這一名字,就在九龍這一極盡奢華的地方,喚起了往日的光輝榮耀。
周星馳的電影《國產凌凌漆》,就曾為麗晶酒店打過廣告。
凌凌漆被安排入住酒店,他以為自己是入住奢華無比的麗晶酒店,事實上,卻是破破爛爛的“麗晶大賓館”。
內地的酒店與賓館並無太大差別,而在香港,酒店與賓館有著嚴格的區分,“賓館”往往指那些價格偏低、服務和設施也頗為低端的住宿場所。
在這方面,或許內地的重慶與之較為相似。
電影《重慶森林》故事發生的重慶大廈中,就有不少賓館,多為個人經營,空間極為狹小,但又因為價格便宜而吸引了不少揹包客。
酒店則與之相反。
酒店通常比較豪華,哪怕是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也能給人一方能舒展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