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準備返程(求推薦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陸坤和李爾福這胖子倒是相談甚歡。
當然,這只是表面情分。
陸坤有求於李二胖,想透過他,搭上外資的線,給華超市系披上一層港資的皮。
別誤會。
陸坤可不是想讓這李二胖入股華坤超市,只是想讓他幫忙,給劉麗萍弄個港人身份。
一旦劉麗萍有了港人身份,陸坤完全可以在香港給劉麗萍註冊一個皮包公司,再以這個皮包公司的名義對華坤超市進行少量的增資擴股。
這麼一頓操作下來,華坤系就有了港資背景,既可以享受到政府的各種減免稅政策,又不用擔心華坤超市的話語權、控制權旁落問題。
有了政府對華坤超市的大幅度減稅免稅政策,華坤超市的成長速度也會大大加快。
另一個,讓劉麗萍獲得港人身份,也是為了保留一條後路。
中國有個詞叫“秋後算賬”,更有個詞叫“殺豬”。
日後陸坤或是華坤超市真要是得罪了得罪不起的人,劉麗萍的港人身份最起碼能保住自己和孩子的性命。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杞人憂天。
陸坤跟風炒作沙姜價格這事,到底是個隱患,上邊的大人物真要是較起真來查他,最後的下場恐怕並不會比深陷牢獄之災十餘年的h氏首富好多少。
這是一個無序的時代、野火燃燒的時代,“政”指揮槍指導著社會的一切。
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洩露內幕資訊罪、單位行賄罪......
有同樣罪行的商人,那雙無形的大手隨手一撈都能攥出來一大把。
但偏偏......
行賄的蹲了牢獄。
受賄的快活逍遙(進了監獄,工資正常發放)。
……
至於陸坤為什麼不給自己搞個港人身份,想想這個時代港資資本蝗蟲般入境,到最後幾乎全部湮滅的結局就知道了。
外來資本,是註定了要被逐漸邊緣化,無法發出屬於自己聲音的。
......
這李二胖常年來往於廣州、香港、東南亞三地,應該建立了不少的人脈關係,說不定有能弄到香港身份的路子。
李二胖主要從事的是玉石和珍稀木料加工生意。
而安桂省又是紅木的主產地。
李二胖想要把生意做強做大,安桂就是個繞不過去的坎兒。
李二胖在安桂是既缺路子,又缺人脈,想要安安全全地把紅木運出安桂省,還得安桂省的地頭蛇帶路、護路。
這也是為什麼李二胖招呼陸坤過來嘆茶的原因。
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貨色。
“陸老弟,這上面有我的電話號碼,有什麼事兒打我大哥大就成”,李二胖笑著把一張名片遞給陸坤,跨起包走了。
“大哥大?”,陸坤一愣,而後鄭重地接過名片。
這會兒,在廣州,一般的老闆用的也就是尋呼機,大哥大這玩意很是少見。
用大哥大通電話,在這會兒還是件比較時髦的事情。
只要你在大街上用大哥大打個電話,一群人都會用羨慕的眼光看向你,這可比後世的豪車要威風得多。
不過,在九十年代初期,想要使用大哥大打電話非常的麻煩,不僅要繳納高昂的費用,攜帶也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