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合作達成(求推薦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深圳在九十年代初期開始,就逐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城市經濟轉型的戰略方向。
然而,深圳並非全國其中的一個技術中心,也沒有發展科技工業的經驗,但深圳人依舊信心十足。
在當時國內注重基礎研究,卻不注重應用研究的大背景下,SZ市政府的毅然決然地迅速把工作重心轉變到鼓勵科技人員創辦科技企業的方向上來。
SZ市政府當局的頭腦十分清醒,眼光也十分敏銳,抓住了1988年前後科研人員下海潮之於深圳的機會,努力推進高新技術產研結合,協同發展。
現在倒是還看不出深圳未來科技之城的影子。
不過,從今年開始,深圳就會逐步開啟由粗放式製造業向高科技產業叢集發展的過渡。
1991年,SZ市政府頒佈《加快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的暫行規定》、《關於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經濟發展的規定》兩大政策法規。
1993年,SZ市政府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支援力度和支援範圍都有所增強,分別頒佈了《深圳經濟特區民辦科技企業管理規定》、《SZ市企業獎勵技術開發人員暫行辦法》兩大條例。
1994年,為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又好又快發展,SZ市政府又推出了《深圳經濟特區無形資產評估管理辦法》。
......
正是由於SZ市政府有擔當、敢作為,深圳才能形成強大的區域創新體系。
後世那隻又肥又胖的“有錢鵝”能夠成功,與SZ市政府的孵化培育是離不開的,可不是單單靠企業自身的努力就能站到亞洲市值第一網際網路公司的高位。
來到廠區,因為早有預約的關係,陸坤幾人被直接請到了會客室。
“您好,多有怠慢,還輕您海涵”,一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快步走進會客室,滿面春風地說道。
“哪裡哪裡,不知道怎麼稱呼?”,陸坤與對方握手見禮之後,開口問道。
“鄙人姓李,目前擔任銷售部經理一職,您稱呼我小李就行”。
陸坤有些尷尬,這中年男子很是客氣,但他這年齡看起來,至少比陸坤大十歲,稱呼小李什麼的,實在是叫不出口啊。
“李經理,你太客氣了。咱們還是直接進入正題吧”。
陸坤和人談生意一般喜歡單刀直入,要是實在談不妥,就酒桌上見分曉。要是談成了,酒桌上那一頓,也少不了。
“哈哈,陸老闆您快言快語,我也就不含糊了。實話和您說,貴方要的這批裝置,在價格上,我們實在是不能再讓了......”
那位李姓經理跟陸坤這倒苦水。
實在是活久見。
生意還沒做成呢,華坤超市的兩個小夥兒就賴在這了,還美其名曰學習高新技術。
陸坤擺擺手道:“價格上沒有問題,我們可以按之前談好的最後價格來算。但是吧,李經理,你也清楚,我們安桂省的企業難吶,想招幾個懂點技術活的員工簡直就像是大海撈針一樣......還請李經理您幫幫忙”。
陸坤也和他倒起苦水來,一陣口水轟炸。
這個年代,很少企業會和你講什麼三包什麼的,大多數都是貨一出門,一概不退、不換、不賠。
陸坤一個是怕裝置裝置買回去,員工看著說明書都不懂怎麼操作,另一個則是這裝置要是出了什麼小問題,維修倒成了大難題。
最後,那李姓經理也是看陸坤確實是有買下不少裝置的意願,做成這一單生意後企業利潤不少,才捏著鼻子答應陸坤派遣二十五名員工,來參觀學習一年的請求。
總體來說,陸坤這筆生意賺大了。
那二十五位員工學成迴歸之後,搖身一變,就能成為華坤超市的高素質人才。
再在企業內部辦幾個培訓班,華坤超市員工的整體素質那還不是噌噌地往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