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A縣。

華坤超市辦公區總經理辦公室。

陸坤此刻眉頭緊皺。

通脹對於零售業來說,算是好壞參半。

但對於目前的華坤超市來說,顯然是一次不小的危機。

因為這基本宣告之前既定的“以店養店”策略,已經無法貫徹到底了。

零售業是擁有強大的現金流沒錯,但若是把大量的資金用於囤積貨物,那麼增加分店、開拓市場的戰略就得作廢了。

孫博文他們討論出來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但陸坤卻不能這麼幹。

要管控成本,減少資金的壓力有很多方法,裁員是最消極的一種。

華坤超市目前需要穩定的人心,若是採用裁員降薪的方式來降低成本,怕是會把企業搞得人心惶惶。

華坤超市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通脹導致的進貨成本壓力急劇增加。

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就得從根子上解決,尋找成本更低的進貨渠道。

當然,現在各個工廠生產的產品壓根兒就不愁賣,就憑華坤超市的這點體量想要進行大幅壓價,根本就不現實。

陸坤思慮許久,倒是有了主意,那就是在農村尋找部分商品的替代貨源。

農村的市場經濟雖然脆弱,但農村的物產並不低,尤其是糧食、瓜果、蔬菜、豬肉、魚蝦等,華坤超市如果能夠與農戶之間建立直接合作,華坤超市的進貨成本壓力自然會降低很多。

與此同時,農民也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但這個法子的阻力也不小,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個方面就是地方鄉鎮一級政府的態度問題,到底是支援,還是反對?

農民透過這種合作方式收入增加,鄉鎮地方政府可不一定會高興。

“無農不穩”可不是說著玩的,一旦出現大量的農民不種糧,改種經濟作物的情況,鄉鎮政府說不定還會向華坤系施壓。

另一個方面就是巨大的物流成本的壓力。

鄉下地方的路很不好走,尤其是遇上雨天,貨車更是難以通行,再加上農民的家庭居住地比較分散,收攏貨物會變得比較麻煩。

想好了辦法,再難也要去嘗試。

為了辦成這事,陸坤還專門找了劉仕勳這傢伙,讓他幫忙做做他老子劉德新的工作。

不求他有多支援,只求他不反對,不搞破壞就好。

陸坤忽悠劉仕勳的時候還舉了李清泉一家的例子。

李清泉家裡有兩三畝地,若是留出一半的地種經濟作物,由華坤超市包銷,那他一家的日子就會好過不少。

劉仕勳被陸坤一頓忽悠,最後拍著胸脯打包票,說是一定能把他爹給說服。

事情當然不能全指望劉仕勳這小子。

公關部的糖衣大炮也尾隨在劉仕勳之後……

……

為了減輕華坤超市的物流成本,陸坤直接把貴A縣、H縣、寶林縣的縣與縣之間的華坤系原物流業務全給承包出去。

至於原來的物流系統則全部下放到鄉鎮一級,重新搭建屬於華坤系的鄉鎮物流。

陸坤把這個計劃提出之後,就重新開始做起了甩手掌櫃,各項完善工作以及後續的籌備工作就由手底下的人去做了。

華坤超市如今還是很掙錢的,雖然囤積了不少貨物,但到底還是有不少現金流,進軍封陽市,開設分店的事情也被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