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還村裡人的錢就還了三千多,前幾天還風光了一把。

村裡人雖然不知道花了多少錢,但光看那拉了十里路長的鞭炮就知道不是少數目。

劉麗萍被一群婦女圍著,耳朵裡聽著各種或是恭維,或是羨慕,亦或是泛酸的話語,倒是有些不知所措。

陸坤這會兒可沒功夫替她擋駕,村裡的漢子這會兒不停地給他發煙,耳朵上架了兩根,手上還攥了一把。

和陸坤同齡的,大多都是在和他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求他帶帶,出去混口飯吃,陸坤也儘量先應付著。但也有拎不清,在那兒倚老賣老的讓陸坤幫著照顧後輩的。

“呵呵......”

凡是遇上這種自以為是的,陸坤都記在心裡的小本本上。帶是可以帶,就怕你們的那些個後輩最後得哭著回去。

聊天的時間可要比祭祖的時間長多了,女人談話的中心,多是丈夫孩子,過得好的就使勁炫耀,過得苦的就眼巴巴羨慕。

男人的話題中心就簡單多了,女人和發財幾乎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

洗了澡,換了新衣服,吃完年夜飯,陸坤夫妻倆陪著兩個孩子去村口看電視去。

村裡有一部分人家通了電,但唯一的電器也就是電燈了,還是那種黃澄澄的白熾燈。

據說,這唯一的一臺電視機,是村委會以集體的名義向鎮裡借下來,用來給村民們放春晚,讓村民漲漲見識,開開眼界的。

央視春晚起源於1979年,正式開辦於1983年,直到2014年才被定位為國家專案。

這會兒村民們的娛樂活動還是很少的,孩子們天黑就睡覺,大人們天黑就造娃,第一次看到電視機這個東西,也確實是開了眼界。

陸坤兩輩子加起來都沒這麼認真地看過央視春晚。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春晚水平很高,情真意切,遠不是後世“思想正確”指導下的聯歡晚會可比的。

留給陸坤印象最深的有三個節目。

第一個就是趙麗蓉和侯耀文合作表演的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司馬缸砸光”這句臺詞和她淳樸的老太太形象贏得了所有村民的心。

第二個就是陸坤兩輩子的熟人宋丹丹,憑藉著《懶漢相親》這個小品,第一次亮相春晚,憑藉出色的表演讓眾人記住了她,進而成為春晚歷年的常客。

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三個,氣功表演。

對的,就是氣功,在1989年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春晚舞臺。

章加陵和黃幼也憑藉《噴水斷磚》、《縮身進籠》表演,成為舉國上下赫赫有名的氣功大師。

不過,春晚這次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這一個表演節目一出,氣功在全國盛行,甚至官方越是闢謠,民間民眾便越是對氣功有各種神奇的功效深信不疑。

民間的一些民粹分子更是打出了“美國有導彈,中國有氣功大師”的旗號煽動人心。

接下來的好些年,各大城市的街頭巷尾,更是出現了無數的氣功大師,帶著男女老幼,苦練氣功,最後賺得盆滿缽滿。

不單單是民間瘋,各大地方大報、娛樂小報也一起瘋,連時事民政都上不了頭版頭條了,全特麼是氣功。

陸坤都估摸著,自己要把後世那些個“練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的全套理論丟擲來,怕是分分鐘被媒體炒作成顯赫一時的氣功大師。

PS:感謝書友下個-路口-見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