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宵夜洗完澡,陸坤回到自己與劉氏的屋子裡,夫妻倆一起坐在床上數錢。

賺錢之後的一大樂趣便是在此。看著手裡的錢一點一滴地在增加,哪怕是吃了再多的苦,受了再大的累,到最後才發現,一切都是值得的。

劉麗萍有記賬的習慣,把家裡的每一筆開支和收入都清清楚楚地記錄下來。

不會存錢的人肯定不會“花錢”。

對於想做事業的人來說,起始資本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一個從0到0.1的過程。每一份資金的使用都要精打細算。

經過昨天晚上的驚喜,劉麗萍已經大為淡定。安靜的房間裡,夫妻倆一遍又一遍地數著今天晚上的毛票。

田螺雖然比昨天少,但陸坤十分雞賊地在每份五香田螺的量上減少少許,再加上賣爆米花的錢,今天晚上的收入又創新高,達到了歷史性的六十二塊四毛錢!

劉麗萍幾乎喜不自禁。

自家男人才出去了兩個晚上,就抵得上家裡種一年地的收穫。

……

生活還得繼續,奮鬥之路才剛剛走完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村裡公雞的第一波打鳴聲響起,陸坤就艱難地扶著腰爬起床。

刷刷刷!

撒了一大泡尿,整個人都變得神清氣爽起來。

劉麗萍也醒了,想要爬起來給陸坤做早餐,但被他勸住了。

這會兒應該是早上將近五點鐘的樣子,即便是盛夏時節,天色依舊還是灰濛濛的,天色還未完全放亮。

陸坤讓劉麗萍繼續再睡一會兒。

畢竟,待會徹底天亮了之後,她還得帶著兩個去老田螺呢,這個活算是教給她們娘仨兒了。

也不拘她們能撈多少田螺,只是交給她們個活。

劉麗萍是個閒不住的,要是不給她交代個任務,她還是會去做其他的活。

刷牙洗臉,準備出發!

混過菜市場的人都知道,菜農們都比較早上街賣菜的。一般都是天色一亮,就已經把菜擔子挑到了菜市場。

菜販子當然得比菜農起得更早。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販子捉好貨!

陸坤帶上昨天新買的桿秤和家裡的一個較大的蛇皮袋,騎上腳踏車,迎著清晨的露水出發。

來到菜市口一條街,發現已經有不少的販子佔好位置,甚至還有菜販子在和菜農們談價錢。

其實這個時候的農村人還沒有幾個人有種菜賣錢概念的人。

他們要麼是某樣菜種太多了,人和牲口都吃不完,讓菜爛在地裡又捨不得,才會摘好了挑出來賣。

菜農種菜其實不掙錢,掙錢的是菜販子。

因為菜販子常年在這片地方做生意,有相對穩定的客戶源。他們賣菜相對菜農們自己賣,相對要好賣不少。

陸坤把腳踏車停好,擺好攤位,給邊上的大哥散煙。不是什麼好煙,但這會兒人實在,不注重這煙的好壞,注重的是態度。

出來混的,多結交些兄弟,好處不少。

別的不說,陸坤和邊上大哥輪流“捉貨”,就省了不少事兒。每當一人去和菜農談價錢,另一個人就幫忙看著攤子。

“哎,大叔,你這苦瓜怎麼個賣法?”一個菜農剛到街口,陸坤便急忙迎了上去,幾個慢了的只得遺憾地止步。

菜販同行之間是有規矩的。

“捉貨”先到先得,只要有一個菜販在和菜農談價,其他菜販都不能再湧上去,除非是先前的菜販和菜農已經談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