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坤一句話總結之後,開始提出問題,“最讓我憂心的是華坤控股。它的盈利能力最強,資產負債表現極佳。

它旗下工廠、工坊的產品小到針頭線團,大到五金、傢俱,它幾乎涵蓋了普通老百姓生活資料的方方面面。

比如打火機廠、火柴廠、撲克牌廠、飼料廠、月餅廠、糖果廠、膠鞋廠......”

在場的許多人都忍不住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當然,也有面色尷尬的。

楊曉山作為華坤控股的主要負責人之一,這會兒的面色是醬紫色的。

自己人知道自家事兒。

他這個所謂的負責人,只不過是個橡皮章。投資什麼專案,他可以建議,但卻拿不了主意。

“這是組織架構出了問題,而不單單是管理人員的個人錯誤,所以今天我們要做出調整......”,陸坤適時得為楊曉山卸掉一些火力。

“商之一途,講究的就是一個‘活’字。”

陸坤頓了頓,輕咳了一聲,繼續道:“官僚化的管理制度,不適合我們的商業經營活動,我們要主動地去發現問題,而不是等到捂不住蓋子了,才‘創新’出另一套制度來防止它。只是走上了歧路了......”

......

一個會議下來,華坤控股投資計劃書上的投資專案就被陸坤給劃掉二十幾個。

像什麼打火機廠、火柴廠、胸針廠、線團廠、膠鞋廠、炒貨廠之類的,不單是計劃書上的要劃掉,就是已經投資入股了類似專案也要儘快轉手賣出去,忽悠冤大頭接手。

接下來一兩年內,在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這種以往相當吃香的小廠子,都會陷入行業虧損期。

不少地方政府以往就指著這種小廠子創收呢,別看現在不少地方政府都把這些“優質資產”捂得嚴嚴實實的,但再過一年半載,他們就要欲哭無淚了。

到最後白菜價都送不出去。

老職工的安置向來是大難題。

“陸總,為什麼您把餅廠劃掉了,單獨留下了月餅廠?”,楊曉山疑惑道。

“我要做個試驗”,陸坤也沒瞞著她,隨口道。

後世的月餅越來越少人吃,但為什麼月餅廠卻活得很滋潤?這就涉及到商品的證券化。

舉個例子。

月餅廠把月餅券65元賣給經銷商,經銷商80元賣給企業,企業當100元發給員工,員工40元賣給黃牛,黃牛50元再賣回給月餅廠。從頭到尾,月餅廠啥也沒生產,卻賺了15元。

這就是商品證券化。

為什麼選擇月餅?因為月餅具有成為高階禮品的基礎。

其實在陸坤看來,腦殘金如果玩這一招,那它的利潤率怕是會突破天際。

高階禮品與生俱來地就具有商品證券化的基礎。

比如名煙、名茶、名酒等,生產能力跟不上不要緊,一張券子來回轉手,企業的利潤率又蹭蹭蹭地往上漲。

最終銷售業績一出來,好傢伙,瓶子能繞地球N圈。

事實呢?利潤的大頭都在券子上,跟生產銷售毛關係都沒有。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