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香飄飄漂亮的業績報表,港股也給出了相應的回應,市值直接突破50億港元!

不能說經濟危機對香飄飄沒有影響,起碼在新廣告上架之前,香飄飄的訂單就急速下跌。

東南亞的生意更是沒法做。

香飄飄的主體市場在中國大陸,但兩岸三地與東南亞都是重要市場。

經濟危機一爆發,香飄飄的訂單立馬銳減,有七八成的訂單都被取消。

即便郵輪已經把貨發到東南亞碼頭,那邊也沒人願意簽收。

至於打官司?

這個時候想都不用想,地方保護主義教你做人。

除非能說動國內重要政治人物幫你溝通,才有可能打贏官司。

然並卵。

沒錢就是沒錢。

即便你官司贏了,也拿不到錢,了不起給你一大堆房契地契。

這場危機讓東南亞不少國家的老百姓吃飯都成問題,手握一大堆房契地契如同廢紙,接下來十幾年都別想靠這些房契地契掙到什麼錢,反而還得掏錢維護這些房產。

在港股大盤整體低迷的狀態下,香飄飄反而因為亮眼的成績吸引到了不少投資者,被不少投資者認為是避險的港灣。

要不是這個情緒的投資人過多了一些,香飄飄是決計衝不上50億港元市值的。

換句話說,香飄飄的市值已經有些虛高了,尤其是在當下這個大環境下。

但炒股這玩意,主要還是信心的問題,當社會信任度高了,業績表現也過得去,股票價格一般都低不了。

“和正大集團的談判有訊息了嗎?”陸坤想了想問道。

相比於亞細亞商場,他更關心收購蓮花超市的問題。

一旦完成收購,華坤超市也算是跨國集團了。

他都準備好了,用一大堆海外註冊的馬甲完成對蓮花超市的收購,再以此名義完成對華坤集團的股份置換。

雖說是左手倒右手,但也可以進一步降低他明面上的持股比例,不然身家太嚇人,容易遭人眼紅。

“現在主要有兩點爭議。”孫博文忙回道,“第一,正大集團要求我們併購後保留蓮花超市的品牌。”

“可以答應他們,一旦完成收購,原東南亞地區的蓮花超市更名華坤蓮花超市。”陸坤回道。

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他也不是不知變通的人。

早在前世,他就聽說過正大集團的那位老總對其父親的深厚感情。

如今變賣父親留下的產業,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孫博文點了點頭,繼續道,“還有一點,就是他們要求保留在新加坡的蓮花超市門店,不予出售。”

“這不可能!”陸坤斬釘截鐵道。

前途最大的、最優質的產業,怎麼可能讓它就此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