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五點多,再次吃宴的時候,陸坤偷偷溜了。

鄉下吃宴,他最怕吃晚上那頓了,除了一兩碟青菜是現炒的,其他肉菜全是中午剩的,胡亂拌一拌,熱一熱,然後就上桌。

村裡人的日子都不太好過,不在乎這個,中午剩菜晚飯沒吃完,趕明兒個接著熱接著開席的情況都有可能存在。

好在大舅哥劉向東注意到這茬,讓上他家,他給炒盤豬耳朵送酒。

陸坤原本想喊上劉麗萍的,哪知道這婆娘被村裡一大幫婦女圍著,聊得熱火朝天,時不時還哈哈大笑。

得,這是被捧開心了!

夫妻倆算是村裡有名的‘送財童子’了,每次回來,村裡認識的小孩、老一輩的人物,幾乎都能得到他們倆的紅包,故而受歡迎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陸坤跟著大舅哥去了他家,一進門,劉向東就扯著嗓子衝屋裡喊,讓他婆娘幫忙炒兩個菜。

大嫂本來還滿臉不高興的,看著劉向東領回來的是陸坤,趕緊笑著打了聲招呼,就立馬擼起袖子麻利幹活了。

“別弄那麼多,有點東西送酒就行。”陸坤客氣道。

劉向東擺擺手,笑呵呵道,“現在窮歸窮,但日子總比以前好過,記得當年我十來歲那會兒,我陪我老子喝酒,沒的東西下酒,那可是直接啃紅辣椒送酒呢。”

劉向東所謂的窮,那是跟陸坤對比,但要是跟村裡人對比,他也算是一等一的富人了,起碼沒有哪家哪戶能跟他似的,能養得起幾百頭豬,即便相當一部分費用是賒賬。

“這事兒我也幹過。”陸坤笑著回了一句。

當初第一次沾煙沾酒,都是石頭那個傢伙帶的,非得拐帶他。

咳咳,事情就是這樣。

男孩子學抽菸學喝酒,多半是稍大點的夥伴慫恿的。

“嘿,我說你倆丫頭片子,不知道喊人還是怎麼的?”倆丫頭從屋裡冒頭,劉向東瞅了,見倆閨女不吭聲,立馬劈頭蓋臉一頓訓道,“平時我都是怎麼教你們的,姑丈來了都不知道喊。”

“大哥,別這樣,女娃嘛,面皮薄。”,說完,陸坤又起身從口袋摸了倆紅包遞過去,“喏,姑丈沒買什麼東西,給你一人一個紅包,想買什麼自己買啊。”

陸坤清楚,其實劉向東不是一個特別重男輕女的人,只是觀念上,他不太能接受那種太過於溫和的教育。

假若換做了男孩,做事讓他不滿意,很可能一腳就踹過去了。

其實這個時代,老百姓的教育觀念,整體都是這樣的,對他們過於苛求,反倒是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他是很討厭後世一些類似於“窮養兒子富養女”的觀點的,簡直就是歪理!

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得摔打著養、有意識的鍛鍊,把一碗水端平,不必去有意識區分。

無論男孩女孩,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刻意的富養’只會讓孩子長歪,成為眼高手低的‘蠢貨’。

對普通家庭來說,如果有兩個孩子,父母忙於工作,精力與經濟實力都有限,

所謂的‘富養’,其實就是有意識的給予一方從精神關懷、物質供給、教育資源等方面的偏袒,在一定程度上壓制另一方的成長空間,

要不然根本無法達到所謂的‘富養’的對比效果。

這麼做,只會讓這隻會讓其中一方受傷,另一方養成自私自利的心理,絕無半點好處。

“哎,坤子,你喝什麼酒?白的還是啤的?”劉向東搓了搓手,準備回屋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