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坤從廁所出來,看了小半會兒電視,幾個孩子等得蔫了吧唧的時候,安裝小哥突然一拍大腿喊道,“進去了!”

“我看看。”陸坤立馬放下遙控跑過去。

他都不明白這股子激動是打哪兒來了,竟然還對‘遠古網路聊天’這麼期待。

難道就跟單身太久了似的,太久沒接吻,吃包鴨舌都能感到溫存;太久沒牽手,拿著泡腳鳳爪都會心顫?

幾個孩子也回神了,跟剛才站得東倒西歪的模樣完全不一樣,滿眼的熱切。

陸坤佔了主位,一屁股坐在電腦前的辦公椅上,滑動滑鼠,找到一個討論區,不斷找歷史記錄,然後啪啪啪打字:

“喂,我說哥兒幾個這是住在馬站了嗎?”

很快,有人回覆了,

“我不住馬站,我現在住橋洞上網呢,網費太特麼貴了!”

過了一會兒又有人回覆,

“上邊的兄弟帶帶我,交完這個月的網費,我也要去找你了。”

1994年4月20日,中國透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全功能接入國際網際網路,成為國際網際網路大家庭中的第77個成員,正式開啟了網際網路時代。

1995年的時候,北京的中關村南大街上出現了一塊巨大的廣告牌,“中國離資訊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那個位置就是一家叫“瀛海威”的網路科教館。

作為中國第一個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商,瀛海威幾乎就是當時網際網路的代名詞。

也正是從此時開始,’瀛海威時空‘網路面向普通家庭開放,逐漸從官方機構的低調實踐應用,向民間使用者普及。

中國的第一家網咖,其實就是在今年,也就是1996年成立的,建立者名字叫曾強。

他算得上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開設的網咖上網費用高達5元錢一分鐘!

你沒聽錯,是一分鐘。

1996年花3000元左右就能在北京二環路買個不錯的房子。

換句話說,也就是上10個小時的網就能在北京二環路買套房子。

這個花費,99.99999999%的中國人都負擔不起。

眼下政府都還在為近8000萬掙扎在溫飽線上的群眾生計發愁呢。

然而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在這個時期,如此高昂的上網費用,網咖初期竟然還天天爆滿!

增強在我國開的第一家網咖位置選擇了在首都體育館,雖然選擇的位置確實不錯,而且附近的人流量也比較密集,

不過,要知道,在此時整個中國的網民也就只有1萬人左右。

當然,隨著網民人數激增、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網路通訊技術的提升,上網費用幾乎是應聲而落,不斷下跌。

陸坤砸吧了下嘴巴,朝下瞄了一眼,才發現陸明哲這個小傢伙在他褲襠底下冒出個頭來,沒好氣的把他抱起來放腿上,警告他老老實實坐著,別亂動。

這小傢伙識字少,眼睛盯著螢幕,沒一會兒便覺得沒什麼意思,跐溜一下又從自己老子身上滑下來,哇哇的搗鼓他的玩具去了。

至於劉麗萍和幾個大孩子,乾脆直接搬了凳子緊挨著他坐,看他啪啪打字跟人聊天。

“這裡誰管事?”陸坤琢磨了,繼續打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