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媽媽媽,您歇著就成,這些事兒交給我們來辦。”老太太要幫忙操持年夜飯,陸坤趕緊抹了額頭上的熱汗上前勸阻。

家裡保潔阿姨今天一早就放回去了,就剩蔣嫂在這兒。

劉麗萍也不忍心因為家裡這點事兒耽誤人家回家跟家人團圓,每人發了一個大紅包,囑咐她們年初二準時返工之後,便讓她們抓緊時間準備回了。

家裡的安保人員也放了一小半回去,只剩下十來人值夜巡邏。

“你們忙你們的,我就隨便看看。”老太太可不是好糊弄的主兒。

老太太到廚房檢查,發現劉麗萍和蔣嫂把家裡果然安排得井井有條,廚房裡該準備的都準備來了,年夜飯的伙食也不錯,唯一令她有些不滿的就是蔬菜過多,肉太少。

又不是吃不起,幹嘛那麼省?桌上有肉,才是富裕人家該過的日子。

“再加個蔥爆羊肉,另外再燒條魚......坤子不是喜歡吃你做的紅燒肉嘛,趕緊給做上啊!”老太太嘴裡含著糖,東瞅瞅西看看,時不時地發表下自己的意見。要不是瞧著今兒個是除夕,正兒八經的年節,劉麗萍肯定會忍不住跟她拌幾句嘴,好顯示下自己當家女主人的地位。

至於陸坤......

一早就被老太太轟出廚房了,就連身上那身繫著的圍裙,都讓老太太給解了甩灶臺邊。

在老太太的觀念裡,男人的手就不該往廚房伸,一家子都指著男人養家呢,這手要是沾了煙火氣,難發財!

陸坤在客廳教大丫兒寫春聯,怎麼裁紙,怎麼疊紙,一一說得很詳細。

沒辦法,他也就嘴上功夫厲害,真讓他抓毛筆寫字回頭貼出來,指不定比狗爬的字還丟人呢。

二丫兒和小光頭兄弟倆也在邊上圍著,身子還不住地往前湊,氣得陸坤彈指一人善來了他們一個腦瓜崩,才知道注意分寸。

“下聯?”大丫兒幾乎不做聲,自己老子讓她怎麼寫就怎麼寫,不一會兒就寫了好幾副春聯對子。

“寫得不錯,比去年進步來了不少。”陸坤滿意地點點頭,鼓勵道,“再練練,指不定明年都可以指著這手好字掙錢了。”

“嗯。”大丫兒得了自個兒老子的表揚,明顯很高興,心情雀躍了不少。

年夜飯吃完,給幾個孩子散了紅包,陸坤一大家子就由老太太拎著去附近各家家裡拜年。

流程也很簡單,多半都是“誒,新年好啊,新年發大財”、“誒,你們吃了沒,趕緊坐下塊兒吃”,一陣寒暄之後,就到了大人提前給孩子紅包,相互回贈禮物等流程。

噹~

春晚開播的第一時間,劉麗萍就招呼大家趕緊坐沙發上等待。

陸坤打了個飽嗝,瞅瞅面前酒杯還剩下的小半杯五糧液,拍拍肚皮,硬著頭皮灌自己,一點也不擔心喝醉。

96年的春晚,他可沒這婆娘似的,抱著那麼大的期待。

時代在發展,春晚一屆不如一屆、這次最差的一屆等評論越來越得到勞苦大眾們的認同。

為了保持收視率、影響力,央視也是絞盡腦汁地選取節目,與時俱進地革新播放形式,力爭最大限度地把觀眾拉回到電視機前。

1996年的春晚是特殊的、與眾不同的。

這次春晚首次採用了三地互傳直播的形式,使春晚首次走出北京,在上海、西安設立兩個分會場,走出北京,讓北京以外的人民感受春晚現場的氛圍。

這是總導演張曉海定下的總框架、總基調,就是三地互傳,共演直播。

三地互傳直播的特點是運用高科技手段對挽回形式進行改進,即在中央電視臺設立會場,分別在上海、西安設立兩個分會場。

這種三地互傳不同於1988年的三地晚會節目的彙集。

那次僅僅只是把外地的節目傳過來,而這次是在主場設定能與分會場彼此呼應的聯歡節目,形成舉國賀歲、神州同樂的聯歡場面。

“這唱的啥玩意?”劉麗萍一臉嫌棄地起身,回屋取毛線去了。寧願年三十織毛衣打發時間,也不願意擱著乾耗著。

陸坤差點沒噗嗤一聲笑出來,這次的三地互傳直播,著實讓不少人氣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