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剛‘喂’了一句,陸坤就聽出來了,是黃明博的聲音。

“公司來了幾個老外,說是美國《福布斯》雜誌的調查員,他們想做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在徵求咱們意見呢。”黃明博簡略地說了一下。

陸坤眉頭皺了皺,說道,“咱們這種窩在山旮旯的小公司也能被福布斯注意到?”

這不科學啊!

沿海那麼多‘張揚’的企業家,怎麼就偏偏注意到他陸坤了呢?

“估計是走個過場。”黃明博說道,“我跟他們打聽了幾句,套出話來了,他們是按著央視‘標王’競標的名單走一遍的。”

難怪......

央視標王才舉辦了一屆,多少風雲人物沒把它當回事。

大家的想法都很傳統,財不露白!

“你就瞎編個數字,最好把咱們的負債率誇大一點,”陸坤道,“另外,他們應該有陪同調查的人員吧,給他們塞點禮物,就說咱們還沒到上榜的階段。”

“禮物是隻給陪同裡邊的中國人,還是讓他們人手一份?”黃明博怕自己沒聽清楚,趕忙確認一遍。

陸坤撇撇嘴,“別給外國人塞禮物,小心適得其反。給陪同調查的國人塞禮物,悄悄的,別弄得太張揚了。這樣,乾脆你就跟華坤連鎖超市公共戰略小組借幾個人回來,讓他們招待這群外國人。”

《福布斯》第一次發表中國富豪榜就是在1995年2月份,由港城的《資本家》雜誌刊出,上榜人數19人。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1995年的大陸首富,是希望集團的劉氏兄弟,總資產6億,第二名是東北的張宏偉,第三名是海南島的冼篤信。

至於人們印象深刻,且篤定會拿榜首的牟其中,只名列第四。

這個排名其實很扯淡!

大中國區臥虎藏龍之輩數不勝數。

鄭宏偉和冼篤信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別說老百姓不知道,就是向來自詡嗅覺靈敏的媒體從業人員和機構都沒聽說過這兩號人物。

這個榜單的爭議實在是太大了,因為粗略一想,就會想到很多赫赫有名的、該上榜未上榜的企業掌門人。

比如聯想的柳總、萬科的王總、華為的任總、健力寶的李總、哇哈哈的宗老闆、旭日升的老闆......

這些個真正大佬就沒一個上榜的。

榜單的含金量不足,上榜了感覺跟小丑在大舞臺上表演帝王一樣,彆扭至極,畫風詭異。

陸坤粗略算了一下自己的身家,估摸著比前十名加起來也不差了。

當然了,他也沒有沾沾自喜的意思。

這個世界真正厲害的,絕不是福布斯財富榜單上的人物,真正厲害的是大型財團。

遠的不說,光是日本和韓國就有三菱、住友、現代、三星這樣的老牌財閥,基本上都是過萬億財富的實際控制著,對一國政局甚至是政策都有一定的影響。

陸坤和這些老牌財閥比,實在是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一米跟兩米的距離只是邁兩三下步子,但一億公里與兩億公里的差距,即便是邁斷腿也未必能追趕上。

財富的積累越是往後越是艱難,咫尺之遙便是天壤之別。光是小數點後邊的任何一個數字,就夠普羅大眾拿百八十輩子去奮鬥。

陸坤在沒有形成氣候之前,他實在是不願太過於露頭的。

所謂的財富榜還是留給愛出風頭的新貴玩吧。

20號上午,陸坤去了一趟華坤集團總部。

剛進辦公室不久,孫博文和管財務的楊副總就一起進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