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鎮上街市溜達了一圈,肉菜有了,再買點兒素菜,就差不多回了。

陸坤之前把家裡的院子交給三叔夫妻倆看護,倒沒直接推倒重新再建,而是直接把前半截推倒了,起紅磚房子,後邊的屋子依舊後院,都留著。

“這路什麼時候才能修好,老拿煤渣填,一場雨過後,又留下一個個的大窟窿。”因著小光頭摔了一跤,劉麗萍對這街道也有了意見。

“應該快了吧。上次聽老高說,差不多規劃到這兒了。”

平安鎮算是貴安縣下轄較為富裕的村子了,一旦縣政府有了錢,起了給下邊鄉鎮修路的心思,肯定第一個想到平安鎮。

“都繫好安全帶。”

陸坤透過後視鏡往後邊瞅了一眼,正瞧見小光頭對街市戀戀不捨的目光,不禁笑道,“兒子,街上好玩不?”

“好玩!”

小光頭把一雙小胖手揣進兜裡,樂呵呵道,“街上有木偶戲看,還有小猴子遞香蕉給我咧。”

小光頭以往只是在動物園見過猴子,倒是第一次見到耍猴人和猴子,讓他頗感新奇。

“木偶戲?”劉麗萍有些疑惑。

陸坤笑笑,“你忘了,今天是盤古老爺生日呢。”

平安鎮這一片比較信盤古,盤古廟的香火,哪怕是在大力打擊牛鬼蛇神的年代,也是綿綿不絕,更別提現今思想更開放的年代了。

“你不說我倒是沒想起來呢。”劉麗萍點點頭。

盤古老爺過生日的日子,以往在鄉下的時候,倒是能瞧見很多節目。

村民們的參與度還是蠻高的。

車子駛進進入平安村的路,總算是平坦了不少,沒那麼遭罪了。

“為什麼村裡的路比鎮上的還好啊。”二丫兒往窗外瞅了瞅,入眼皆是油油綠草、爛漫春花。

劉麗萍瞪了她一眼,“這條路是你阿爹掏錢修的。”

“這路是咱家的?”二丫兒有些驚訝道。

“聽不懂人話是不?路是咱家出錢修的,但可不能說路是咱家的。”劉麗萍翻了個白眼道。

從村裡到鎮上的路是陸坤捐資修建的,當初壓根就沒用什麼機械,村裡組織了人手出工出力,從拌水泥到挖土、壓路,全是人工,這才修出這麼一條四米寬的硬化水泥路。

在別的村子還在走泥巴路的時代,這條水泥路倒是成為平安村一景。

“呀,爸爸,他們在幹什麼呀?”小光頭樂得差點坐不住。

“二丫兒,看緊你弟弟。”陸坤嘴角抽了抽,“那是在舞獅呢。”

這是習俗,每逢喜慶事、喜慶日子,村子裡就愛舞獅,敲鑼打鼓著從村頭舞到村尾,有時候還舞上好幾遍。

舞獅完了之後,再各家各戶聚一塊兒,開開心心吃頓飯。

“爸爸,咱們家也買獅子鑼鼓吧,我也想玩。”小光頭眼睛直往外瞅,羨慕得不得了。

陸坤沒直接拒絕,甚至把車速放慢,幾乎猶如行人慢走一般,好讓這小子瞧個清楚。

“咱們家住別墅,鑼鼓不能敲,那副獅子倒可以給你買一個。”

陸坤尋思了一下,自家附近住的人家非富即貴,肯定不能給小傢伙買鑼鼓的,至於那副獅子,那個貌似可以訂製,到時候找人給小光頭弄一個,估計就能把他糊弄過去了。

小孩子嘛,喜新厭舊很正常,越是得不到的,反而心心念念,倒不如先答應他。

回到平安村,進來家門,把兔子和鵪鶉都交給了三嬸處理。

三嬸雖然責怪他太客氣,太破費,但還是笑呵呵地吩咐三叔磨刀,然後自個兒鑽進廚房燒水,準備待會兒收拾兔子和鵪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