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心啊,怎麼了?”李爾福抓了抓頭上越來越稀疏的頭髮,有些摸不著頭腦道,“他們都是看著我的面子入的股,沒有什麼多餘的心思的。”

“那當地政府有能給你說話的領導不?”陸坤繼續問道。

李爾福稍微緩了一下才道,“有倒是有,但他不是話事人呀,這事兒上做不了主。”

“沒事兒,這個事兒也不能全靠上邊的人幫著老哥你出頭,咱得靠自己。”陸坤隨口道。

老話說的好,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只有靠自己最妥當。人這一輩子,最大的靠山,只能是自己。

不展示自己的手段,往後行事,也沒法隨心所欲。

李爾福臉色稍稍嚴肅了些,沉聲問道,“你說,我邊聽邊記。”

“不用記,聽著就成。”

陸坤擺擺手,雖然知道李爾福看不見,但還是客氣道,“要不,你乾脆繼續增資入股算了。”

陸坤在說這話的時候,底氣著實是有些不足,因為就連他自己都不確定有沒有用,一旦失敗了,那就得賠更多的錢。

“什麼?”

李爾福嚇了一跳,“還繼續增資入股?”

他一門心思地想著爬出這個深坑,結果陸坤叫他繼續增資入股。

這不是鬧呢嘛!

陸坤趕在他發脾氣的時候給他解釋道,“這也是避免不合格的大股東和管理層傷害中小股東的一種形式嘛。”

其實在陸坤看來,這次的事兒,李爾福完全可以鑽一鑽法律的漏洞。

香港那邊多的是狀師,只要花筆錢,給他們一段時間,好好找一找合資法的漏洞,最終完全有可能體面地解決。

“我的建議就是召開股東大會,然後再砸一筆錢,直接把政府持股淘汰出局,在董事席上一家獨大之後,再收回人事任免的權力。”

政府的持股被稀釋成小股東之後,不再擁有董事席位,很多事情就好操作了。

李爾福和他的那些朋友已經佔股超過了百分之六十,而政府手裡持股只有百分之十幾,只要李爾福舍得砸錢,把政府淘汰出局,並非不可能。

李爾福仔細思索了一下,覺得這事兒雖然風險不小,但還是大有可為,一旦成功,他可就理所當然地成了製片廠的話事人,這家廠子也名正言順地屬於他了。

“可是,政府能同意嘛?”李爾福心裡直打鼓。

“成功的可能性還是蠻大的。”陸坤清了清嗓子道,“你也有正當的理由嘛,增資擴股對於那個製片廠,肯定是天大的好處,充實了製片廠的資本實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可以有力保障未來的各個專案的開展。其次,透過增資擴股東,重置股權結構,給予私營業主更多的權力,也能更好地實現企業改革改制目標嘛。”

“那要是政府不同意怎麼辦?”

李爾福承認自己有一絲絲心動了,但這個事情最大的助力顯然是當地政府,當地政府裡也並不都是酒囊飯袋,看不出他真正的目的。

“沒事兒,政府可沒有權力阻止你增資擴股。”陸坤笑笑道。

李爾福可是港人身份,入股製片廠,那製片廠就理所當然地成了名正言順的合資企業。

目前的合資企業法缺乏限定性規定,合資氣運運營實踐中的各種操作也沒有明確的準則,很容易就會被鑽了空子。

按照現在的合資法與相關的行政規定,增資擴股這事兒,並不需要徵得三分之二股東、更不需要徵得全部股東的同意,外資完全可以單方向注資擴股,如果原股東不認購新增股份,他所持有的股份自然而然地就會被稀釋掉。

由於立法工作的相對滯後的原因,很多的合資廠經營一段時間後,都會透過增資擴股的方式,把地方行政勢力逐出決策層,實現獨資或絕對控股。

試問,一旦李爾福增資擴股,當地政府會跟進嗎?

也許會,但更大的可能是不會。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政府也手緊。

雖然家大業大,但花錢的地方也多,政府不可能把好不容易拿到手裡的錢再砸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