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陸坤便心急火燎地趕往康師傅集團,他要搞明白公司裡的管理層到底是怎麼想的,竟然想要在這個時候插足可樂飲料市場。

“到底是怎麼回事?”陸坤剛放下公文包,鬆了鬆領帶,掃視了一圈圍坐在一塊的眾人管理高層,便緩緩開口問道。

“咳咳,是這樣。”陳向陽清咳了兩聲,組織語言道,“天府可樂正在和百事可樂談合作,不過簽署協議後,天府可樂才發現它們貌似被坑了。

百事可樂壓根就沒誠心與它們合作,所謂的合作只是打了個幌子,變相地把天府可樂的牌子邊緣化、甚至冷藏。現在聯絡我們的並不是天府可樂廠方,而是地方政府的個別人。

他們派人來詢問我們有沒有接手一批原屬天府可樂生產裝置的意思,那批裝置是之前天府可樂沒跟百事可樂合作之前準備擴產而採購的裝置,基本算是全新的,價格上他們願意給我們打個八折。

這事兒我們拿不定注意,這不才讓黃副總跟您溝通一下嘛。”

“他們除了聯絡我們,應該還聯絡了其他食品飲料企業吧?”陸坤心情平復了一下,看來大家還算頭腦冷靜,沒有被這送上門來的便宜衝昏頭。

天府可樂誕生於1980年的山城,是國內唯一以中草藥為主的碳酸飲料,早在推出時,便深受歡迎,堪稱是唯一能在可樂兩巨頭圍剿下存活的企業。

但很可惜,與百事可樂的合作,就是其命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自今年開始,天府可樂將被冷藏近二十年,直到2013年才奪回商標,並在2016年宣佈品牌復出,重新煥發活力。

“據說四川省政府向國內成規模的食品飲料集團都丟擲了橄欖枝。”黃明博接了一句,過了一會兒又道,“如果咱們下一階段想要插足可樂飲料行業,接手這批裝置能省下數百萬元的成本。”

陸坤搖搖頭道,“咱們不碰這玩意。這玩意就是燙手山芋,誰接誰倒黴。”

“這......”

眾人面面相覷。

“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咱們康師傅集團,都不考慮插足可樂飲料市場。”陸坤眉毛挑了挑道。

雖然目前國內的可樂飲料市場相當紅火,但都跟國產可樂卻沒有什麼關係。

國內曾先後推出多種品牌的國產可樂飲料,還被冠以“中國八大可樂”之稱,但這些可樂產品中,真正佔據市場份額並獲得消費者讚譽的並不多見。天府可樂面前算是一個,但目前已經涼了。

我國止住開放的第一款可樂,可以追溯到1953年的嶗山可樂。

與可口可樂相比,嶗山可樂的甜味並非來自蔗糖,而是新增棗、白芷、砂仁、高良薑、丁香等十餘種天然板材成分。

在90年代前,嶗山可樂一直居於中國八大可樂之首,但在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登入中國市場後,嶗山可樂就一直走下坡路,後被可口可樂收購。

陸坤記得,嶗山可樂同樣被冷藏了好些年頭,知道21世紀中期,才被青島嶗山礦泉水公司重新復出嶗山可樂,但復出之後的銷量,說是不溫不火,那都是自個兒往自個兒臉上貼金了。

很多人記得《少林寺》謠傳票房一個億,但卻少有記得有一款火爆一時的“少林可樂”可樂飲料。

少林可樂是20世紀80年代推出的飲料,在當時算是高階飲料了,價格比較貴,一般人都不捨得買。它有玻璃瓶裝、塑膠罐裝、易拉罐裝等多種包裝,瓶身還有當時火遍一時的《少林寺》中和尚形象。

在第八屆亞洲乒乓球大賽中,這款少林可樂,更是大出風頭,被制定為專用飲品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

後來...就沒有後來了。

陸坤只記得出現過這麼個火爆一時的可樂,連它什麼時候消失的,都不清楚。這個曇花一現的可樂,彷彿是莫名其妙地就消失了一般。

名氣較少林可樂更響亮的,無疑是幸福可樂了。

幸福可樂是所有國產可樂中口味最接近可口可樂的。

在改革開放初期,上海正廣和汽水廠引進製造汽水皇冠蓋等先進裝置,先後開發了易拉罐、聚酯塑膠瓶裝的幸福可樂等產品,它甚至曾被評為最受歡迎的飲料。

陸坤記得去年到上海的時候,貌似還在街頭看到過幸福可樂已經顯得斑駁的廣告海報。

嗯...也涼了,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涼,直接停產了。

1998年的時候哇哈哈公司推出了“可口可樂”,繞開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搶佔的城市市場,轉而開闢農村市場,選擇“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最終形成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三足鼎立的態勢。

不過,可口可樂的反應很快,面對哇哈哈的差異化競爭,可口可樂隨即推出了冰露純淨水,以更低的價格雞鴨哇哈哈既有的礦泉水市場,可口可樂的勢頭就此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