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奶奶留下的傳家寶】(第1/2頁)
章節報錯
陸坤繼續說道,“裁員的事情就不要提了,我們接下來不但不能裁人,反而得大規模招人,只要有能力、有潛力、願意學的人才,咱們適當提高點工資不是什麼大問題。如果有大專、甚至本科生之類的高素質高學歷人才來應聘,哪怕身上有點傲氣,這也不打緊,只要有真材實料,人事部可以放心大膽地招!”
中國社會是個人情社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檔案都不會太好看,如果沒有門路,很難分配到好去處。
“陸總,如果是國企裡面跳槽出來的、或者被辭退出來的呢?”孫博文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
他是知道的,自己老闆向來對國企出來的人不大待見,因為裡邊實在是混雜了太多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草包,招進來了說不定還會惹出一身麻煩。這個事情,放在整個社會都很普遍,還有人專門打出招牌,明確表示不會錄用國企下崗職工呢。
不過,在孫博文看來,因噎廢食是不可取的。說句良心話,國企裡邊的確是彙集了不少人才,只不過他們的才能難有用武之地,又或者把心思都放到了如何奉迎上級上了,這才顯得不出彩。
“設定一個考察期,如果能力不達標,那就開除或者降級使用。”陸坤思索了一陣道。
如今到處都在搞國企改革改制,國企裡會流出相當一部分人才,其中不少人都是香餑餑,誰能儘早搶到人才,誰就贏得未來。
當然了,一些人憎鬼厭的國企工人子弟,陸坤還是不太樂意錄用的,省得一顆老鼠屎壞掉一鍋粥。
“另外,如果有老師或者政府幹部來咱們這兒碰運氣找工作的,可以優先錄取進來。”
這是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富裕的時代,學校的老師們對財富的渴望遠勝以往,他們迫切渴求將自己腦袋裡的知識轉化為財富。
當公務員,雖說捧著個金飯碗,但一般底層的幹部工資收入水平還是比較低的,就目前而言,被拖欠工資並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情。即便是工資準時發放,也是捉襟見肘,隨著物價不斷上漲,很容易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
叫他們貪汙他們還沒那麼大的膽子,畢竟時局雖亂,但上邊反腐的決心從未動搖過。
停薪留職的政策實行了好幾年了,本來教師、官員、科研人員下海潮已經漸漸走向尾聲,但今年又重新洶湧起來。
......
陸坤回到家裡的時候剛好下午五點鐘,廚房裡的阿姨們開始忙活晚餐,丈母孃李秀琴沒事兒幹,閒得發慌,站門口不斷指揮她們洗菜切菜。
陸坤尋摸了個光亮的地方,把小光頭養的鸚鵡給提過去。
他把身子嵌入太師椅的軟榻之中,手指上夾著一支菸,時不時地往菸灰缸裡彈彈菸灰,再往唇間送。
“爸爸,八哥好看不?”,小光頭放學回來,剛扔下書包,就撲到陸坤腿上,一腦門的汗,卻毫不在意。
陸坤眼睛微眯,揪了揪這小子的耳朵,而後把他抱到自己腿上坐好,邊拿毛巾給他擦汗邊道,“好好一隻鸚鵡,你咋給他起名叫八哥。”
“我原來給八哥起名叫‘小英’的,然後被二姐威脅了。”小光頭逮著機會就告叼狀,湊到自己老子耳朵邊小聲說道。
陸坤翻了個白眼,你二姐叫陸慧英,然後你給家裡養的鸚鵡取名叫小英,二丫兒不揍你都算是好的了。
“叫八哥也沒什麼不好的。”陸坤摸摸這小子的腦袋,樂呵呵道。
晚上六點鐘,酒菜上齊。
眾人聊了一些最近的發生的趣事兒,劉老根突然說起李秀琴孃家發生的一些怪事,說是從去年年底開始,老有人到她孃家的村子收購一些老物件,包括揹帶、砧板、石磨、銅錢、瓶瓶罐罐、甚至養豬的豬槽之類的東西,給的錢還不少呢。
另外,村裡這幾天住進了一夥兒外地人,說是從城裡來採風的。村裡人不瞭解這些城裡人的心思,也不好意思多打聽,但不少人都看見他們用布袋子揹著一些特製的鐵楸、鏟子進村,住下來之後便整天四處尋山望水。
陸坤挑了挑眉,前一個還好,估計是古董販子,花點小錢把村民們家裡值錢的老物件給糊弄走。後面那群採風的傢伙,十有八九是盜墓賊。
盜墓這事兒並不出奇,在鄉下地方甚至有些猖獗,報了案,也大多沒頭沒尾。
陸坤把自己的猜測給眾人說了一下,丈母孃李秀琴的臉色驀然發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