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走,投靠大清朝去!(求訂閱,求月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坎普斯等特羅普說完,馬上又道:“我們路過會安的時候還發現許多明國南洋貿易公司的商船......據說它們為廣南王運去了上百門大炮和數萬支燧發槍。另外,我們還得到訊息,廣南王這次將會出動五萬大軍北上!”
坎普斯說完,大班古利特繼續說:“還有訊息說,廣西的藩主祖澤清已經和高平莫氏、宣光武氏合兵,一共出動十萬大軍南下,大軍已經開進高平了!”
三人的話被翻譯成安南語後,包括鄭根、鄭栐在內,所有的安南人都給驚呆了。
二十萬加五萬加十萬,那就是三十五萬大軍了!
這也太多了吧?
“總,總督閣下,”鄭根還是努力維持著鎮定,“荷蘭東印度公司一定為我們大越準備了許多西洋火器吧?只要有足夠的西洋火器,我們還是可以把戰事拖入持久的。”
他的話剛被翻譯了一半,坎普斯就開始搖頭了:“沒有了,沒有火器......”
“沒有?怎麼會沒有?”這回用不著翻譯,鄭根也知道坎普斯這個洋夷在說什麼了?
古利特介紹道:“買不到啊!現在歐洲那邊基督教聯軍正在和天方教聯軍大戰,軍火消耗驚人!印度又出現了大清和莫臥兒的對峙,雙方同樣在高價購入軍火,所以西方出產的軍火都被他們買去了。我們能夠買到的軍火,就只有大明的產品了......可是我們八國正聯手和大明打貿易戰,禁運大明出產的武器和鐵器。所以我們沒有任何火器可以提供給安南了,也沒有上乘的廣東鐵料可以給安南國......”
這下安南人都傻了!因為禁運大明的武器和鐵器,所以他們就只能用落後的火繩槍去對付明軍的燧發槍和大炮!而且不僅沒有武器,連能用來打造武器的廣東鑌鐵(其實就是坩堝鐵)都沒有了。
這TM的是在禁運誰啊?
“那......那我們該怎麼辦?”鄭栐喃喃地問。
那個大清高官,也就是圖海圖中堂早就在等這句話了,當下就捋著大鬍子,一本正經地說:“你們當然是三十六計走為上了......留得青山在,才不怕沒柴燒啊!”
圖海說的是漢話,鄭根、鄭栐兩父子都用不著翻譯就能聽明白。
鄭根一拱手問:“不知這位大人是......”
圖海哈哈一笑道:“本官乃大清保和殿大學士,南書房大臣,議政大臣馬佳.圖海,奉皇上旨意來安南國出使,還帶來了大清天子頒給安南王的聖旨。”
“原來是圖中堂,久仰,久仰。”
鄭根聽說過圖海的名號,但是他並不知道圖海已經棄暗投明,所以這態度馬上變得恭敬了不少,當下又拱拱手問:“不知大清皇帝如今到了哪裡?情況如何?什麼時候能打回來?”
其實安南鄭主和大清國的關係並不太好,因為大清國一直在支援高平莫氏和宣光武氏。但是鄭主還是透過上面的傀儡黎皇和大清維持著面子上的宗藩關係。
原本新大明不怎麼招惹安南的時候,鄭根也不盼著大清回來,但是現在大明糾集了三十五萬大軍要來滅國,鄭根就開始想念大清朝了......現在不僅是列強無不懷念大清,連安南國都想念大清了!
圖海笑道:“我大清雖失中原,但是國祚未盡,西遷之後居然峰迴路轉了。大清皇帝如今到了西域和天竺西北,建北京於撒馬爾罕,定南京為拉合爾......還建立了清八旗、蒙八旗、儒八旗、印八旗、回八旗等一共四十旗精銳,兵馬強盛,猶勝從前。另外,我大清還有蒙兀兒、金帳汗、和碩特、準噶爾、布哈拉、希瓦、科爾沁、錫克、拉傑普特等一眾藩國。還和荷蘭、英吉利、法蘭西、羅剎、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羅馬教宗結盟,位列西方列強八國之一!
定南王,大皇帝這次派本官來南洋這邊,就是為了聯絡以前的藩屬一起反對偽明的......大皇帝知道你們安南和偽明是有世仇的,朱和墭又是睚眥必報的性子,一定不會放過你們,所以還給你們的國王下了特旨,請他在大事不妙的時候,率領部下登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大船去印度暫避。
暫避鋒芒也不算什麼,只要實力還在,將來跟著大清朝一起打回來就是了!若是讓偽明把你們的實力都打完了,那可就真的沒有將來了......”
圖海的話才說完,坎普斯又接了上來:“定南王,良郡公......這也是我們荷蘭國的意思,敵人太強大了,我們暫時只能幫助你們退走,也許可以留下一些人繼續和敵人周旋,但是你們的主力還是應該撤走。要不然讓敵人一網打盡了,將來連反攻的力量都沒有。敵人的大艦隊就快到了,他們一旦在清化附近登陸,那麼連撤退都來不及了!”
聽了圖海、坎普斯等人的言語,鄭根、鄭栐兩父子的臉色都白了。因為圖海、坎普斯他們的這些話,實在不應該當著那麼多鄭氏家臣的面說啊!
因為大明大兵壓境,鄭氏家臣本就人心惶惶,現在再聽圖海、坎普斯這麼一說,哪兒還有抵抗到底的心思?別說他們,就連鄭家父子的心都涼了。
人心都涼了,安南國還這麼抵抗下去?鄭根、鄭栐兩父子都是一嘆,正感到絕望的時候,圖海已經拿出了“幫著康熙”擬的聖旨,笑吟吟道:“定南王、良郡公,大清皇帝的聖旨在此......你二人還是接了吧。接了以後,就跟著大清一起去印度,到時候也給你們編一個旗,你們當旗主王爺,還怕沒有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