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孝子有大炮,慈父在捱餓!(求收藏,求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今夜,大蒙古上京齊天府的紫禁城乾清宮內,燈火通明,無人入眠。
大清同治皇帝胤礽召見完索額圖之後,立馬就把自己的心腹重臣,包括三阿哥胤襯、五阿哥胤祺、恭親王滿都護、孔聖公孔傳鐸(胤礽的大舅哥)、科爾沁親王班第、準噶爾親王車凌三魯普(噶爾丹之子),還有老臣張英、王掞、還有張廷玉、張雲翼、孫承思、黃體仁、司馬尚、任伯安等幾個儒八旗的都統,還有青幫的三位龍頭,全都叫到了乾清宮的東暖閣裡面一起商量對策。
索額圖帶來的那份“遺詔”已經在這群人手中傳了一邊了,每個人都看了又看,看完以後一個個都面帶喜色,還用期待的目光看著他們的大清同治皇帝。
胤礽卻皺著眉頭,一言不發,也不知道是因為阿瑪快死了在那裡傷心難過,還是擔心中了阿瑪的圈套?
“黃老闆,杜先生,張大哥......”胤礽琢磨了一會兒,還是把難題出給了三個青幫龍頭。
這幾年,雖然康麻子大帝一直在打擊青幫,但是青幫在南京平天府的勢力依舊有增無減——畢竟青幫門人多是八旗子弟,康熙也不能真的下狠手啊!
由於康熙下不得狠手,所以青幫在印度帝國也就越來越紅火了。不僅有許多清八旗、蒙八旗的子弟入了青幫,甚至許多印度人也入了青幫。這青幫在清、蒙、儒八旗子弟們看來不怎麼上檔次,但是在印度人看來那可是老爺們的幫會,加入進去倍兒有面子,而且還容易搭上八旗老爺們的門路,好處多多!
而這些上不了檔次的印度人青幫門徒當中,就有一些專門為康麻子的皇宮,阿哥們的王府,還有大臣們的府邸服務的奴僕。透過他們,三位青幫龍頭對康熙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
“皇上,”杜龍頭搖著紙扇子道,“大汗這幾年愈發荒淫,後宮圈了好幾十個天竺美女,再好的身子骨也禁不住這樣消耗,所以身體的確是每況愈下。但是隻到幾個月前也還可以,不知道怎麼回事就突然開始消瘦,大概兩三個月中就掉了二十多斤。兩個多月前就開始叫肚子痛,還伴有便血,御醫們都說不大好了......不過長瘤子的事兒,臣等還沒有得到訊息。”
“兩三個月瘦下那麼多,一定是不好了。”黃老闆說,“大汗本來就挺瘦的......據說現在都瘦脫形了!”
“皇上,臣問過幫中的大夫了。”張大龍頭說,“大夫說,一般只有長瘤子、得了渴症或是肚子有什麼蟲子......還有鬧饑荒會瘦那麼多!大汗不可能鬧饑荒的,渴症的可能也不大,多半是長瘤子了。”
所謂的渴症就是糖尿病,消瘦只是其中的一個症狀。而康熙除了消瘦之外,也沒其他什麼症狀。而且他除了好色也沒啥不良嗜好,不吸菸,酒喝的很少,飯吃的也不多,也不吃糖。所以御醫早就把渴症給排除了......排除了渴症之後,那就只剩下三種最大的可能。一是大汗天天捱餓;二是大汗長了瘤子;三是寄生蟲。
而大汗是不可能捱餓的,肚子裡面長蟲把大汗給吃瘦了也不至於。大汗的飲食還是弄得很乾淨的很講究,也不吃生食,應該不至於長蟲子。所以御醫們都擔心康熙長了瘤子......
胤礽又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心腹張廷玉,張廷玉道:“皇上,大汗年過半百,又好漁色,掏空了身子也屬正常......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臣建議先由三阿哥、五阿哥和恭王領騎兵火速入北京。皇上和聖公、科爾沁王爺率大兵跟進,方可萬無一失。”
“皇上,交給臣吧!臣一定替你拿下北京開天府!”
“皇上,臣一定不會讓老六得逞的!”
“皇上,下令吧!”
三阿哥胤襯、五阿哥胤祺、恭親王滿都護都拍了胸脯,一副準備要替胤礽去“行萬難之事”的樣子——這態度讓胤礽感到滿意,但是胤礽卻沒有馬上點頭。
原因很簡單,三阿哥、五阿哥都是阿哥!而恭親王滿都護的威望又不夠......他的恭親王是胤礽私封的北京開天府的那幾位阿哥是不承認的。
“不可!”看到胤礽不點頭,他的心腹黃體仁馬上提出異議道,“六阿哥為人果敢剛毅,有殺伐決斷,一旦大汗駕崩,他定會親率精兵入北京奪位!皇上若不親往,別人哪裡鎮得住他?若是北京的阿哥和都統們都被六阿哥拿住了拉攏了,事情就不好辦了。”
“沒錯!”司馬尚也附和道,“六阿哥現在很可能已經整頓好兵馬,在向北京開天府進兵了!皇上也不能有絲毫遲疑,必須立即進兵,否則六阿哥一旦在北京即位,皇上的麻煩就大了。”
任伯安則向胤礽一拱手道:“皇上,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臣願領三千鐵騎,為王前驅!”
“皇上,臣也願領三千鐵騎先行!”
“皇上,臣孫承思願為前驅!”
張勇的兒子張雲翼,孫思克的兒子孫承思也都起身請戰,一副要幫著胤礽同室操戈的忠心模樣。
“張師傅,王師傅,你們怎麼看?”胤礽接下去又問起張英、王掞兩個老臣的意思。
張英那是熟讀《反經》的,心早就讀黑了,聽見胤礽的問題,馬上就回答道:“皇上,汗位之爭不容有失,所以您得做最壞的打算!”
“最壞的打算是......”
張英道:“和大汗兵戎相見!”
“住口!”張英的話還沒說完,邊上那個良心未泯的王掞就跳起來了,“張英,你是在唆使皇上行忤逆不孝之事嗎?”
張英則振振有詞道:“這怎麼是忤逆不孝?皇上是大清的君父,大清是祖宗的基業......誰廢了大清的基業,誰才是不忠不孝!皇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恢復大清基業,這是大忠大孝!聖公,您說皇上為了大清和太上皇開戰,是不是大孝之子?”
孔聖公孔胤圻兩年前死了,現在的聖公是他的兒子孔傳鐸,這傢伙也是個從小就讀《反經》的,比他老爹更無法無天。聽見張英的提問,馬上就沉著面孔道:“皇上當然是大孝之子......如果皇上和大汗開了戰,那也是因為大汗對祖宗不敬!皇上諍子,父有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這是大仁大孝!”
“聖公!”王掞跺了跺腳,“諍子能用火箭炮直諫其父嗎?”
“能啊!”聖公一本正經地點點頭,“真理於大炮射程之內。這就叫大炮出孝子!若不以炮諫,則必為炮所亡......若亡之,必為不孝之子,會遺臭青史的!”
王掞這下可沒話好說了......他也讀過《反經》,當然知道“三千年來誰著史,遺臭萬年是敗寇”的道理。
對胤礽而言,輸了,才是最大的不孝!
現在輪到科爾沁親王班第和準噶爾親王車凌三魯普表態了。
科爾沁的老王爺班第道:“皇上,自古以來都是成王敗寇......哪怕當個玄武門孝子呢?這也是老太后對您的期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