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從何說來?他們截教弟子是通天教主的徒子徒孫,而通天教主很可能是上清靈寶天尊,那也是三清之一,都是我道家祖師,怎麼就得消滅了?要照你怎麼個說法,那儒宗孔聖公和喇嘛教的桑吉喇嘛不都是異教徒了?都得消滅?可他們倆和我是把兄弟,我們仨可是一起拜過關二爺的!而釋儒道三教,本就是一家!”

“啟靈大真人,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和你說了......你們東方人的宗教觀實在,實在太奇特了!那個什麼通天教主分明是異端派的首領,應該被革出教門,怎麼還能當成祖師?還有什麼三教一家......簡直不可思議!還有,你們一個是拜三清的,一個是拜孔子的,一個是拜佛祖,怎麼擱一塊兒又拜上關爺?你們到底信什麼?”

“嗨,這有什麼不可思議?你個洋和尚怎麼就那麼軸呢?漫天的神佛,哪個靈驗,哪個有用,那就拜哪個唄!”

聽見兩人爭吵的內容,胤禔忍不住就苦笑了起來。在離開第烏港後,這兩個神棍吃飽了沒事兒就湊在一起吵嘴,而他們吵嘴的內容倒是挺上檔次的,是關於上帝、魔鬼、神佛、三清、信仰和宇宙起源的!

只是他們倆再怎麼吵,也沒有辦法吵出個所以然,因為誰都說服不了誰。

那個洋和尚主教白晉其實是非常瞭解中華文化和宗教觀的,甚至還為此鑽研過《易經》,和康熙汗、啟靈大真人、孔聖公的關係也很好。在離開印度之前,也從沒因為“一神”和“多神”的問題同誰發生過爭執。

可是在前往歐洲的途中,也許因為太悶了,所以兩人就開始沒完沒了的為了“神仙”的事兒開始爭吵了。

而在胤禔看來,啟靈大真人那個牛鼻子老道觀點顯然是正確的......拜神嘛,隨便拜拜就行了,幹嘛那麼認真?

另外,截教那些人最多就是動物成精,談不上魔鬼。蘇妲己雖然壞了一點,但也就是個討人喜歡的狐狸精,也不是魔鬼。

想到這裡,胤禔就轉過身對白晉和張洪天道:“二位先生不要再爭吵了,為了這點小事動了肝火可不值當,歐洲都快到了......咱們還是商量一下怎麼替白主教捐個教宗吧,這銀子該怎麼給?是不是要抬進西斯廷禮拜堂?”

“王爺,這事兒並不重要,”白晉走到了胤禔跟前,鞠了一躬,笑著對他說,“這一次的教宗選舉不同以往,金錢不再是一個決定性因素,而和魔鬼鬥爭的決心和方法,才是真正的決定性因素。因為整個基督教陣營,都需要一個能領導他們,在上帝的庇護下,同魔鬼進行堅決而毫不妥協的鬥爭的教宗!”

“可是,”胤禔皺起眉頭,“可是如果沒有魔鬼,那該怎麼辦?”

沒有魔鬼是康熙、孔聖公、張洪天三個人研究了“美洲魔鬼事件”和“教宗犧牲事件”後得出的一致意見。

“不,有魔鬼!”白晉一字一頓道,“商方國就是一個被魔鬼所迷惑的國家,商方人已經將他們的靈魂賣給了魔鬼......這個問題不容置疑!”

張洪天這個時候也湊了上來,“王爺,這大概就是‘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吧?”

白晉居然認真地點點頭,道:“也可以這麼說吧!如果大蒙古——印度帝國想和歐洲站在一起,那就必須瞭解我們歐洲人對於信仰是非常認真而且執著的!我們絕不會和魔鬼妥協,我們也不會和將靈魂出賣給魔鬼的敵人妥協......所以北美洲的戰爭將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商方國被徹底消滅!

而中歐和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也會一直繼續,直到奧斯曼帝國被徹底擊垮......這就是我們歐洲人的堅定意志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

而且,我們歐洲人和你們大蒙古,都需要一次擊潰魔鬼和魔鬼之國還那些妄圖透過支援魔鬼之國同我們進行鬥爭的國家的戰爭!雖然取勝並不容易,戰爭的過程也一定會漫長且殘酷,也許將持續百年,但這場百年戰爭這將讓我們一起接受戰爭的錘鍊,變得團結強大,而我們的敵人......必將被摧毀!”

聽完白晉的這番表態,胤禔和張洪天都給驚呆了。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歐洲人可以為了一個不存在的魔鬼而團結起來,同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進行一場百年之爭!

看到兩人驚訝的表情,白晉得意地笑了笑:“王爺,大真人......你們現在知道信仰的力量有多強大了吧?只有擁有信仰的文明,才能夠進行真正長期而且殘酷的鬥爭。而沒有信仰的文明或著信仰不堅定的文明,是不可能進行這種長期鬥爭的。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樣的鬥爭毫無意義,有時候甚至是自殘,所以他們一定沒有鬥爭到底的決心,即便那位大帝本人想要一直鬥下去,但他畢竟不是神,他總會死去,然後留下一個不想為了信仰進行永無止境的鬥爭的國家。到了那時,我們就能勝利了!”

這個跟隨康熙不少年,也在中國的土地上呆了些年頭的白大主教,看來是將華夏民族的信仰問題看得很清楚了......華夏民族比較喜歡和稀泥,要不然也不會發展出大一統來。歐洲那邊這個教那個派都要分得清清楚楚,都把對方當成上帝的敵人,這要捏和在一起,形成統一國家,那可就太困難了。

而且他也能看清楚敵人到底是誰?敵人根本不是商方,而是商方背後的大明——如果“沒有魔鬼”,那麼大明很可能就是商方背後的那個魔鬼!

但是和稀泥和出來的帝國也有他們的弱點......人太多,地方太大,資源太豐富,容易混日子。所以他們很難進行長期的鬥爭,很容易妥協。比如那個前明,在朱元璋和朱棣的時代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帝國,完全有力量征服草原、平定南洋、吞滅日本。但他們在遇到一點困難後,就選擇了退縮妥協,根本沒有進行一場百年鬥爭的意志!

結果他們的退縮和妥協,讓草原上的敵人有了喘息之機,重新奪回了失地,也讓歐洲人的力量有機會染指南洋,壓縮了大明的發展空間。也讓日本國可以在漫長的內戰中完成整合,最後有能力出兵朝鮮同大明進行一場消耗戰,耗盡前明所剩不多的軍事資源。所以戰勝大明或是魔鬼的辦法,就只有一個,就是進行一場百年戰爭!磨掉大明的戰鬥意志,迫使他們主動放棄擴張,退出戰爭,從而再次走上退縮和內卷的路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