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傳來了蘇麻喇姑的聲音。

“姑姑,快派人去催啊!”胤礽有點急了。

但是布木布泰卻苦笑:“不必了......他不會來了!”

“曾祖母,您說什麼?”胤礽看著布木布泰,“我阿瑪是您的親孫子啊!”

布木布泰嘆了口氣,繼續苦笑道:“他不會來了,也沒臉再來......雖然他這兩年幹得不錯,但是大清畢竟是他給弄沒的!他要來了,我就得讓他恢復大清朝了!”

恢復大清是布木布泰晚年的執念......大清是她的兩個男人耗費一生心血才建立的,她自己也為大清操碎了心,結果大清居然沒了!

所以老太太這兩年一見到康熙就和他說恢復大清的事兒,讓康熙非常為難。

因為康熙現在用的是蒙古法統,而且蒙古人也是康熙的武力支柱,數量也非常之多......而且朱和墭還透過籠絡布林尼和策妄阿拉布坦還有阿努,同康熙爭奪蒙古人。

而康熙的優勢就是三次召開庫裡臺大會形成的大蒙古國的法統!

一旦康熙放棄大蒙古國再打出大清朝的招牌,那他的國家很有可能會分崩離析。

“唉,大清回不來了......”布木布泰咕噥一聲兒,半晌之後才低低道:“胤礽......我怕是不行了!”

迴光返照似乎開始了,布木布泰說話的聲音也變得清晰了起來:“胤礽,你一定要記住我的話!大清回不來了......大清雖然沒有死透,但是卻被活活的給埋土裡了,是朱和墭和你阿瑪合力給活埋的!你是沒有能力把大清再挖出來的,你也別想這事兒......我一走,你就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都難保了......你,你記牢了,以後一定要小心......小心你阿瑪......”

胤礽的眼淚一滴滴的掉下來,卻忍著沒哭出聲,他低低道:“曾祖母,這愛新覺羅的大清,我一定要把它恢復了。”

“唉,你一個小孩子,你懂什麼......”布木布泰吃力地搖搖頭,然後看著曾孫子,“傻孩子,我這麼一伸腿瞪眼,你還能靠誰?孔聖公那小子我明白,只要價錢合適,祖宗都能賣了,根本靠不住的!我那孫子又是個狠心腸,狠起來六親不認......你一定要小心提防,要小心翼翼......我,我死之後......”

“小心提防我阿瑪?”胤礽似乎有些不明白,“為,為什麼?”

他一邊問,一邊心裡面直犯滴咕:“難道我阿瑪不是我阿瑪?不,不是真的我阿瑪,而是常寧假扮的?”

說起來讓人難以置信,這胤礽一直懷疑自己的爹是個高彷的假爹,還以為他的真爹在大明那邊當亡國之君。

布木布泰沒有正面回答,她的聲音也已經越來越輕:“小心,小心你阿瑪......我死之後,你,你不要離開上京半步!”

說完最後的話,就是一片寂靜。

大蒙古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夜,大蒙古太皇太后布木布泰,薨!

......

錫爾河北岸,一所屬於孔聖公的城堡內,一片死寂。大家都呆呆的看著蒙古大汗康熙汗,他已經換上了早就準備好的孝服,坐在一張椅子上動也不動,眼角還掛著淺淺的淚痕。

布木布泰的死訊剛剛由孔聖公和嶽樂兩人帶到了康熙汗這裡,雖然這是大傢伙意料中的事情,但是一想到這位輔左了大清四代君王的老太后就這麼去了,大傢伙還是有點難過。

而康熙本人則是當場“哭暈”,暈了一個時辰才被救醒,這會兒被眾人扶著坐上了御座,還是一副神不守舍的模樣。

過了不知道多久,康熙汗終於動了一下,看了一眼孔聖公和嶽樂,低聲問:“胤礽呢?他怎麼沒來?”

布木布泰的話胤礽還是聽進去一些的。布木布泰死後,他真的以守孝為名賴在上京城中了。

孔聖公回答道:“大王在上京為太上太皇太后守靈,所以才委託臣和安王爺來迎接大汗。”

安王嶽樂則說:“大王畢竟是一國之君,太上太皇太后薨逝,國中人心不穩,他必須要坐鎮宮中,寸步不離。這也是太上太皇太后在遺言當中交代的。”

“哦,原來如此。”康熙輕輕點頭。

他當然明白布木布泰的心思。

這位老奶奶是怕他突然發難,軟禁了胤礽……而康熙還真的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胤礽的存在,大蒙古國現在有點兒一國二主。

而西清的半獨立地位,長遠來看也不利於大蒙古國的統一和團結。

不過現在胤礽縮在上京城中,康熙還真的不好拿捏他。

畢竟上京城中的儒八旗還是把胤礽當主子的。這些儒八旗也挺難對付的,真要動起手來,勝負難料。

於是康熙話鋒一轉,對孔聖公道:“聖公弟弟,太皇太后的喪儀,就由你來具體操辦吧,一定要儘可能的隆重。”

他說的是“太皇太后”,而不是太上太皇太后……少了一個太上,法統就完全不同了。

“是!”孔聖公畢恭畢敬道。

“還有個事兒也向你打聽一下。”康熙又說,“聖公弟弟,你可知道帝辛之子祿父東渡新大陸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