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琛的目光從他的九個子侄臉上輕輕掃過,每個人都被他看得有點心裡發毛。但誰也不敢吭聲, 屋子裡面靜悄悄的,都能聽見人們急促的呼吸聲了。

突然,方光琛的侄子方學英開口道:“伯父, 這兩年儒宗、儒門在武昌城內瘋了一樣的發展, 到處都是他們的明學暗堂, 隔三差五的就要鬥上一場......甚至武昌軍中也有不少人學了儒!”

方光琛的兒子方學詩也恨恨地道:“沒錯,這兩夥人雖然自稱為儒,但是所作所為根本就有辱斯文!

在漢口商埠那邊,儒宗的人整天拎著棍棒招搖,還向漢口的商人收什麼‘教化錢’,這個教化居然還要收錢!

而儒門也好不到哪兒去, 這幫人天天拎著個劍在漢口橫行,動不動就要斬人!時不時的就和儒宗子弟火併,火併的時候還丟手榴錘傷人,搞得漢口的商人看到他們就怕!

他們雖然不收什麼‘教化錢’,但是會強迫商人子弟去他們開辦的學堂讀一些亂七八糟的書......”

方光琛的兒子方學潛道:“大人,這次的事情一定是他們搞出來的......這兩夥人名為儒者,其實都是反賊,武昌府衙和漢口府衙的捕快都從兩個儒家宗門的堂口搜到過反經!”

方光琛的侄子,漢口知府方學範也咬著牙說:“伯父,您不知道啊,那些偽儒居然說這個反經是四書六經之一,也是至聖先師那裡傳下來的......這可真是大逆不道啊!”

《反經》是個好東西啊!

被朱和墭的儒門搞去以後,馬上就用來訓練子弟了......現在是儒家宗門“兩家爭鳴”的時代了。既然是“兩家爭鳴”,那麼儒宗有了《反經》,儒門當然也要有了。

而且這個《反經》是從聖公擔任首領的儒宗傳出來的,所以一些儒門子弟就以為是至聖先師家的“絕學”......當年可是百家爭鳴,儒家為什麼可以笑到最後?

靠《四書五經》上的學問肯定不行啊!要行的話,為什麼連佛教都對付不了?

所以當年一定是有《反經》這樣的鬥爭之經的。

而且據說孔子身高九尺,力大無窮,射箭砍人都是當世一絕,手下還有七十二英雄和三千壯士......這風格明顯和後世的酸儒不一樣啊!

所以這個《反經》就被傳成了“四書六經”之一,而且還有了什麼“儒家暗堂”和“儒家執劍人”之類的傳聞。

傳到後來,儒宗、儒門都被傳成了“暗儒出世”!

總之,這個儒門、儒宗在“造反”的問題上終於達成了一致,還都把自己包裝成了什麼“暗堂”和“執劍人”......

而在湖北這邊,因為缺少“周儒”去抵抗儒門、儒宗,而且吳應熊又一直在明清之間搖擺,所以兩個儒家宗門就都在湖北投了“重兵”,都想把對方擠出去!

方光琛聽完子侄說起這事兒,這氣兒就不打一處來。他可是正兒八經的儒生,沒聽說過什麼“暗儒”和“反經”的。考科舉的時候也不考造反啊!現在怎麼就出現這種大逆不道的東西了?

而且經過方光琛的研究,《反經》裡面的東西看著都像是白蓮教的貨色!如果不是有朱和墭、康熙、聖公孔毓圻背書,他都懷疑這夥人是白蓮教徒了。

他這兒正琢磨著要不要發兵鎮壓的時候,門外忽然傳來了急促的敲門聲,然後就是他的一個師爺在大喊:“閣老,閣老,出大事了,儒家反了!儒家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