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康熙回到了不怎麼忠於他的北京城(求月票、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
當春意在直隸漸漸濃郁起來的時候,北京城還是大清的地盤!
據說這都是王三桂,不,是王輔臣的功勞!
雖然這位大清忠奴沒有能守住山海關,也沒能守住臨榆、撫寧、盧龍、昌黎、灤州、遷安、遵化州、玉田、豐潤、薊州、寶坻、寧河等處,不到一個月內接連十三敗,不僅將永平、遵化、順天府境內大片遍佈旗田旗莊的州縣都丟給了明軍,而且還讓明軍繳獲了大量的糧食、草料和牲口......從而徹底解決了十幾萬大軍和民伕的後勤供應問題。但是因為這位大清忠奴的屢北屢戰,明軍的兵鋒畢竟是被遲滯了。
這支入關的明軍是在大公元年春節前後突破山海關的,到了大公二年的正月二十日,前鋒才推進到三河、香河、平谷一帶。
而就在正月二十日這一天,當英勇的大清忠奴,屢敗屢戰的“王三桂”準備在三河、香河、平谷一帶迎戰明軍先鋒的時候,大清“順帝”康熙康麻子終於回到了已經不怎麼忠於他的北京城了。
這“不怎麼忠”可不是隨便一說的,而是有根有據的!
因為康熙皇帝剛一進永定門,就看見許多他不大認識的“兵勇”——只見這些人都青布包頭,還穿著肥大的棉衣棉褲,他們的棉衣上面還有個很大的“勇”字。也不知道是上勇、中勇,還是下勇?
這些“勇”都扛著兵器,多數是火繩槍,也有人扛著長槍、大刀,他們排在看起來有點散亂的隊伍,站在永定門內的長街上,而且也不知道什麼規矩,不曾下跪向迎,而是伸著脖子一臉好奇地看著兵敗而回的康熙帝......
康熙剛想找個人問問這些“勇”到底是哪兒來的?他的好兄弟常寧已經領著孔聖公、熊賜履、周培公、張英、傅弘烈、施琅等人上來給他叩頭了。
看見穿著青布長杉,腰帶上插著白色摺扇的孔聖公和幾個儒宗大佬,康熙馬上想起來了,那些個“勇”都是儒宗的“魯勇”!
之前康熙為了集中兵力和諸葛三和幹架,把魯勇放進了北京,現在北京城的防務,恐怕大半掌握在這些“魯勇”手中!
雖然他們看著都挺烏合的,但是人多勢眾......
想到這裡,康熙趕緊翻身下馬,上去親自扶起孔聖公,用柔和的語氣對他說:“聖公弟弟,可想死哥哥了!”
真的嗎?
這下不僅是孔聖公愣住了,連康熙的親弟弟常寧都愣住了——他才是親弟弟啊!
康熙怎麼能不想親弟弟而想孔聖公這個假弟弟呢?
康熙壓根就不看親兄弟一眼,只是親熱地握住孔聖公的手,笑著問:“聖公弟弟,你這次帶了多少魯勇來北京?”
“不多不多,”孔聖公笑道,“皇帝哥哥,小弟這次一共帶了六萬魯勇進京!”
六萬還不多......康熙聽得脊背都有點發冷了!他手頭只有九千敗軍......
第640章 康熙回到了不怎麼忠於他的北京城(求月票、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