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康熙的夢(求一波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公元年,九月十三日,上午。
大隊大隊的明軍官兵,終於出現在了江陵府城的街頭!
這座吳周王朝的首都,現在已經是明軍的天下了。這些明軍都是廣東來的“老兄弟”,他們的個頭雖然不怎麼高大,但是軍服整齊,盔甲鋥亮,特別是一部分“鐵甲兵”身上還套著坩堝鋼打造的胸甲,看上去更讓人覺得氣勢驚人了。
兩三萬這樣的“老兄弟”,整肅而沉著的分成數路進入江陵,行進在主要的街道上面。軍靴敲打在青石路面上,一片整齊的轟響。碟形頭盔下一張張曬得黑黝黝的年輕面龐都緊緊繃著,表情嚴肅,沒有人交頭接耳,更無人四下旁顧,只是肅然的前進。而走在隊伍前列的那些軍官,下巴幾乎都要揚到天上去了,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驕傲”,彷彿要告訴每一個看到他們的人——老子就是如假包換的天兵!
這支軍隊,從軍官到士兵身上都是銳氣十足,哪怕是見慣了吳周精銳的江陵人看來,這支軍隊都顯得特別兇悍和精銳!也難怪大清的八旗新兵被他們打得慘敗,而老吳家的那兩位(吳應熊、吳國貴)則更加乾脆......三十六計走為上了!
而且在逃走之前,還向大明朝上表稱臣了!
雖然吳應熊還能關起門來自稱皇帝,繼續樂呵上幾年,但是在名義上,他們可都是大明的臣子了。
而大明朝的那位大公天子朱和墭也算“寬仁”,封吳應熊當了平西王,封吳國貴當了平西大將軍。
還允許他們繼續領有四川、貴州、雲南三省之地。這三省現在雖然是人口稀少的窮鄉僻壤,撐死也就四百萬口, 百餘萬丁。。但還是好過原先只有雲南一省的局面......這個反,暫時還沒有“造虧”。
在拿到了朱和墭支付的“尾數”之後, 吳國貴也沒再久留江陵、嶽州, 在九月十日, 便率領兩萬精兵和八萬家眷,登上了西行的船隻, 向貴州境內撤退——吳國貴沒有把所有的軍隊都拉走,而是遣散了其中的三萬,只帶走了剩下的兩萬。
被他遣散的大多是湖廣的府兵, 他們的家眷和田產都在湖廣,不會願意跟著去雲貴的,勉強帶著也沒什麼意思。
而被吳國貴帶著的,除了各個將領的家丁,就是一些雲貴籍的府兵。
在吳國貴的人馬撤離之後, 朱和墭就立即派出軍隊, 佔領了江陵、嶽州二府和荊門州, 同時還派兵向宜昌、施南、常德、永順、澧州、辰州、寶慶、衡州、沅州、靖州等州府前進——這些州府都是吳周棄守的地盤, 明軍奪取他們當然是毫無困難的。而在順利奪取這些州府後, 奪取湖廣的“小目標”基本完成。
而“套住”康熙, 然後把大清聖主宰成清順帝或是大清版崇禎帝的大目標, 則還需繼續努力。
江陵府皇城午門的城樓上, 朱和墭和剛剛透過荊門州抵達江陵府的諸葛三和兩人負手而立,等待著在江陵城內武裝遊行一圈的陸軍第三鎮、第四鎮、第七鎮的精兵抵達午門外的校場上。
而一面“天下為公”旗和一面日月同輝旗,則在江陵皇城的午門城樓上獵獵飄揚,迎風招展!
完成了武裝遊行的三鎮精兵陸續開始進入午門外校場, 看見他們整齊的佇列和高昂計程車氣,朱和墭露出了極為得意的笑容:“不愧是老兄弟啊!有此三鎮精兵,天下何處去不得?”
諸葛三和則笑著說:“聖上, 現在可不是驕傲的時候。湖廣這一戰咱們雖然打得很成功,但是平天下之戰, 現在才剛剛開始呢!”
朱和墭笑道:“康熙都已經給套住了......吳家的人馬又撤走了,咱們的幾十萬大軍都騰出了手,還怕打不過康熙?”
諸葛三和笑道:“是啊!咱們必勝。可是誰又會打必敗的仗呢?如果康熙不出兵來解救襄陽......那聖上平天下的仗可就不大容易打了!”
朱和墭已經有點明白諸葛三和的意思了,“丞相, 你是不是又有祖傳的錦囊妙計了?快說給朕知道吧!”
諸葛三和笑了笑:“談不上什麼錦囊妙計, 老臣只是想提醒聖上, 您可別誤正式登基的吉時......現在湖廣已平,二吳歸附,天下已經是南北二分了。您也該奏凱還朝, 然後正式登基了!”
朱和墭原本想在七月初一就把登基大典給辦了,沒想到湖廣之戰打得久了些,以至於誤了七月初一的好日子。而七月初一之後的又一個大吉之日,可就是十月初一了。
如果再誤了,年內可就沒什麼好日子了。
不過諸葛三和顯然不是因為十月初一日子特別好才勸朱和墭回南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