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報告大汗,大清要完!(求訂閱,求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元天佑四年,三月上旬,土默特川草原上的青色之城庫庫和屯,迎來了它的又一任新主——大元天佑皇帝,大蒙古成吉思天佑汗布林尼。
這座由俺答汗和他晚年的填房妻子三娘子耗費十年時間才建成的這座塞上名都又叫歸化城,據說是元大都的山寨版。雖然和正版的元大都根本不能相比,但是這座用青磚壘成,擁有內外兩重城廓和八座城樓的城池在口外大草原上,絕對是獨一份的存在,也稱得上雄偉壯麗。
在明末清初的時候,由於布林尼的爺爺林丹汗和皇太極之間的戰爭,庫庫和屯城一度被毀,讓皇太極的大清天兵放火燒成了廢墟。但是由於漠南蒙古在大清定鼎之後出現了長期安定的局面,人口數量持續回升,經濟也得到了發展,再加上來自山西的漢人移民的遷入,土默特川和庫庫和屯也再一次繁盛了起來。
和漠南草原的其他地方不同,土默特川一帶的氣候比較溼潤,所以庫庫和屯周圍不僅有可以放牧的草原,還有大量的漢人移民開墾的農田。到了康熙十幾年的時候,已經有了一點村落密佈、人口密集的意思了。
所以布林尼幾年前剛洗了北京城逃出來的時候,就想把庫庫和屯當成老巢的。可沒奈何康熙皇帝有點愈挫愈勇的意思,並沒有被“兩宮八大胡同之難”擊垮,反而發奮圖強起來,還很快組織起力量殺上草原尋仇。
如果不是布林尼跑得夠快,他早就給康熙逮去殺掉了。。
因為要在蒙古草原上東奔西走,所以布林尼也就只能將定都庫庫和屯的計劃丟在一邊了。
而在去年和噶爾丹在科布多草原上幹了一架之後,這位成吉思天佑汗終於意識到時代變了......他終於意識到光靠彎弓射大雕的本事, 不僅不能恢復大蒙古國,甚至連在草原稱王稱霸都有點難。
因為他發現連噶爾丹這個綽羅斯家的“偽汗”都有許多效能相當不錯的火繩槍, 而且火藥的數量也非常充足。
不僅準格爾的步兵大量裝備了火槍, 連他們的騎兵都有火槍!
另外, 準格爾的步兵騎兵們還擁有非常堅固的鎖子甲,足可以抵擋住布林尼所部的弓箭, 在肉搏當中也有很大的優勢。
如果不是布林尼已經拿下了漠北喀爾喀三部和漠南西路四個盟部隊人馬,兵力遠比噶爾丹強大,而且還有吳應麒提供的少量火炮, 科布多草原就得變成布林尼的葬身之地!
勉強在科布多拿下個平局的布林尼終於意識到了火器、火藥的重要性。也意識到了單靠草原遊牧根本不可能復興大蒙古,連保住現有的地盤都不可能......布林尼如果還想實現自己的大蒙古夢,就得擁有可靠的火器和火藥的供應。
而布林尼所知的目前北方最重要的火器、火藥產地,就是北京城了.....不過布林尼可沒有再打北京的信心。
此外,布林尼還知道康熙透過海外貿易也獲得了許多新式火槍, 還獲得了製造火槍的技術。
所以獲得一個出海口, 建立大蒙古海軍, 成為一個擁有“海”的蒙古大汗,就成了布林尼的“一個小目標”。
而實現這個“小目標”的機會, 居然在大元天佑四年(康熙十八年)二月中旬的時候出現了!
當時出使吳周的尚之信風塵僕僕的趕回了位於後套草原的汗廷, 而且還帶回了周天子吳應熊的《討清檄文》和周天子的五路伐清計劃。
而且尚之信還告訴布林尼, 吳應麒、吳世琮已經接受了吳應熊給的燕王和秦王爵位,並且同意發兵五萬進攻大清。
與此同時,布林尼還從自己在卓索圖盟、昭烏達盟、錫林郭勒盟的內線那裡得到了兩個相同的訊息。
一是康熙皇帝在朝鮮同朱和墭作戰不利,在漢城附近兵敗而退,正利用冬季明軍難以進兵的當口拼命搜刮朝鮮北部的人口和財物,還在破壞道路和橋樑,看來是要兵敗了。
二是明朝大軍跨海北征, 已經在遼東半島的旅順口登陸!
很顯然,大清朝的盛京老家已經危險了, 很快就要遭到明軍的進攻!
這周天子的五路伐清方略,差不多已經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