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石頭、資本和印鈔機!(求訂閱,求月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歷史上崇禎的“窮死”和大清的金融主權喪失,就是因為銀兩成為流通貨幣後,國家喪失了控制貨幣發行和管理金融的能力。
相比之下,隔壁的日本國因為一直在鑄造“銀判”、“金判”,還在發行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藩札(紙幣),所以就一直掌握著發行貨幣和調控金融的能力。因此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牢牢地掌握了本國的貨幣和金融,守住了自己的印鈔機......
深知核動力印鈔機威力的朱和墭,當然知道國家一定要牢牢抓住貨幣發行權!
“大王,”戶部尚書馬成龍這個時候站起身問,“民間用銀兩已經很多年,早就形成了習慣,咱們也不能強令不許用銀兩吧?雖然銀圓的確比銀兩方便,用過的都知道......但是沒用過的,還是不知道它的好。”
提督東銀錢廠的龐太監接過馬成龍的話題道:“可不是嘛......還有不少人把好好的銀圓剪碎了使。
明明有一錢小銀圓和銅錢,他們偏偏不去換,非得上剪子!”
朱和墭笑著道:“孤家知道老百姓用習慣了銀子和剪子,許多人還會自己熔銀煉銀,本事不小啊!不過孤家也有辦法可以把廢兩改圓的事兒推快一點兒!”
龐太監聽朱和墭說有辦法那是一點不奇怪,還笑吟吟道:“難(我)就知道大王是有辦法的,這辦法是......”
“當然是科舉了!”朱和墭道。
“科舉?”
“科舉和廢兩改圓有什麼關係?”
龐太監和馬成龍兩個都不明白了。這科舉和銀圓、銀兩之間的關係,好像不能公開吧?
“當然有關係了!”朱和墭道,“既然要參加科舉......就得出遠門啊!宅家裡沒法科舉吧?”
“那倒是。”龐太監點點頭,“難(我)明白了,窮家富路,進京趕考的舉子家裡面都薄有資產,怎麼都得帶個幾十兩上百兩的出門。如果能讓他們把這些銀子換成銀圓或是銀票,那廢兩改元的進度就能大大加快了。”
朱和墭點點頭:“還是九千歲的腦子轉得快,九千歲,您再給孤家想想,該用什麼辦法讓那些舉子把銀子換成銀圓或銀票?”
龐太監摸著自己光溜溜的下巴,一對小眼珠子轉了轉,道:“還得從稅關上想辦法......現在稅關上給了商人們一千兩現銀的免稅額度,臣建議把這個額度向下調,調到五十兩。
同時,再通知地方上的舉子,叫他們出門前先把銀子換成銀票......也不需要都換成官銀號的銀票,換成各地大錢莊的銀票也可以。官銀號可以藉著為舉子們匯款換銀的機會,把這些地方大錢莊都圈進同業市場,這樣就能幫著它們進行匯兌了.
只要能把各地的大錢莊、大票號都圈進來,銀子在同業市場裡面一過,就都變成銀圓了。”
“銀圓夠嗎?”戶部尚書馬成龍問,“東銀錢廠一年才鑄多少枚銀圓?頂天就幾百萬吧?”
朱和墭笑著接過問題,道:“馬尚書,你放心好了......一年幾百萬枚的銀圓是供市場流通用的,眼下已經足夠了。同業市場結算單銀圓大多是虛的,而且還可以鑄造大額銀圓,五十圓、一百圓,甚至一千圓都可以的!如果銀子太重,那就用金子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