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想大明、盼大明,大明來了更遭殃!(求月票,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個創業專案當然就是織女宮了!
朱和墭相信自己掌握的染料可以幫著織女宮的產品打出市場,順便把江南的絲綢、棉布都帶起來。
所以他辦織女宮的目的,真的是進軍紡織工業......
朱天王當然是相信兒子的,於是就扯開嗓門對底下的諮議官們道:“你們都聽了......監國不好女色的,所以你們回頭選來的織女一定要精通紡織,不能只看美色,一定要色藝雙全!”
什麼叫“色藝雙全”?朱和墭聽了都有點誤會,趕緊嗯咳一聲道:“諸位,織女宮只是小事情。但眼下有三件大事情要辦!”
黃宗羲和萬斯大終於也鬆了口氣,現在總算可以討論一點正經事了。
只聽見朱和墭放沉語氣道:“第一件大事就是均田!均田抑兼併乃是國之根本......現在廣東的均田已經基本完成,福建還在繼續,南直隸、江西、浙江還沒有開始,但很快就要開始了!
第二件大事是興學堂......漸廢科舉!
興學堂一是為了有教無類,要人人都有書讀,至少可以入蒙學讀書習字,不至於當文盲。二是為了讓民間天姿聰明之童,可以一步步的考入小學,升入中學,最後成為大學、軍學、法術學、律學、醫學、商學等諸學之生。
學堂大興之後,取士之道當然也會為之一變......科舉取士將會逐漸改為學堂取士、公吏考試和兵部推薦等諸多方式相結合的辦法,以寬取士,以嚴用之!”
朱和墭的話說到這裡,底下人這些諮議官,特別是來自南直隸、浙江、江西的諮議官們都已經有點色變了。
一個均田,一個興學堂廢科舉......要這麼搞,南直隸、浙江、江西計程車大夫還這麼混?
南直隸、浙江、江西的人口密度要比廣東、福建高,而且那裡的宗族也沒有廣東、福建那麼緊密。
廣東和福建的宗族其實還處於不斷開拓當中——雖然他們已經把廣東、福建開拓得差不多了,但南洋還大有可為!
所以這個時代廣東、福建的宗族內部沒那麼“卷”,也就容易抱團。
土地宗族共有本就是常態,除了那些滿清的官僚之外,基本就沒什麼大地主了——廣東、福建那邊爭土地、爭水源都靠宗族械鬥,沒有很強大背景的大地主拿什麼去打?
而南直隸、浙江、江西計程車大夫地主主要考功名保住和侵佔土地,不怎麼依靠宗族,雖然也存在一定數量的族田、學田,但遠沒有廣東、福建那麼多。
所以均田抑兼併就是割他們的肉啊!
另外,南直隸、浙江、江西計程車大夫地主上升路子窄。不像現在的廣東、福建,出了一堆軍功貴族,而且出海的路還寬了。
他們就憋著勁兒想在科舉上翻盤,把大明朝廷從廣東人、福建人手裡“考”過來!
可是這科舉漸漸的就不考了......如果科舉不考,改用學堂取士為主,那廣東、福建的大學、軍學、法術學、律學、醫學、商學等諸學堂肯定不會比南直隸、浙江和江西少啊!
到時候官場上透過學堂上來的各省官員人數肯定差距不太大,而軍功貴族又是福建、廣東人多......
就在這時,朱和墭突然又說話了:“而第三件大事,則是要逐步推行一套新稅制,要加強在商品的流通環節徵收間接稅!”
還要加強徵稅!
南直隸、浙江、江西的諮議官們腦海中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想大明、盼大明,大明來了更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