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贏定了,贏麻了!(第一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北京城東南,南海子。
南海子這個名兒是明朝時候留下的,清朝時也稱南苑。是個打獵和操兵習武的圍場,佔地面積極大,包括了後世的亦莊、舊宮、大紅門、南苑、西紅門、黃村等地。周圍還修了長達一百多里的磚牆,給嚴嚴實實的圈了起來。
在康熙十二年六月一日清晨,“大清麻帝”玄燁領著自己手下的文武群臣,在御前侍衛和護軍營官兵的保護下,浩浩蕩蕩的就來了南海子。
他今兒是來閱兵的!
雖然康熙皇帝已經放出狠話要御駕親征了,可是轉眼就一個月了。他還踏踏實實的在北京待著沒挪窩呢!
不過他沒挪窩的原因也不是御駕親征的事兒黃了,而是他的包衣奴才軍還沒完成最基本的訓練。現在拉出去別說和吳三桂打仗,就是走到河北襄陽都有點難啊!
所以他的御駕親征就只能再拖一拖了。
好在吳三桂打完嘴炮後也沒有立即渡江......吳三桂原本的決戰計劃是圍荊州打援,把圖海從武漢調出來後,再很沒有人性地炸開古月堤水淹清軍。同時再讓耿精忠和劉進忠起兵席捲江西,牽制住傑書,這樣吳應麒就能指揮嶽州府的吳家軍撲擊武昌。
可是康熙皇帝在聽取卓布泰的意見後,馬上調整了佈署,把勒爾錦所部從荊州這個險地給撤走了。
所以吳三桂的荊州決戰計劃也就泡了湯。
在荊州決戰計劃泡湯後,吳三桂也就沒有馬上渡江......因為吳三桂知道康熙也要“梭哈”了,他自然要準備的充分一點了。
吳三桂這一拖,倒是給了康熙皇帝整備包衣奴才軍的時間。
卓布泰、王輔臣、明珠三人在十五天前就給康熙遞了摺子,說已經提前完成了徵集三萬名包衣奴才的任務——大傢伙當包衣奴才的熱情很高啊!不僅提前徵滿了“奴額”,還過了線,多徵了兩千多人。
這三萬兩千多個包衣奴才都是精壯漢子,基本都是北京城外耕種旗田的佃戶子弟。所以他們的家眷也都在各王府、貝勒府、貝子府和八旗都統衙門的控制下,是非常可靠的——也正因為他們是耕種旗田的佃戶,才知道當包衣奴才的好處......
包衣奴才軍的人數雖然湊齊了,但這些人都沒接受過軍事訓練,也沒有現成的軍事組織,必須得花點時間把他們編伍成行,同時還得裝備起來,並且學會基本的作戰技能。
按照卓布泰和王輔臣這兩個內行的計劃,沒有三個月的嚴格訓練,這些人是上不了戰場的。
不過康熙是不可能給他們三個月時間的,因為他也不知道吳三桂什麼時候會過長江?
現在荊州城已經歸了吳三桂,吳三桂隨時有可能渡過長江,進入這座長江北岸的大城。
而吳三桂渡江,那康熙就得離京南下......可不能吳三桂渡江之後幾個月,“御駕親征”的康熙還沒出京師地界。
這樣全天下都會覺得康熙皇帝慫了!
所以康熙皇帝只能給卓布泰和王輔臣半個月。
半個月後,包衣奴才軍就得能開拔行軍,會安營紮寨,也能馬馬虎虎列個隊伍接受康熙皇帝的檢閱。
至於上陣打仗的本事......到了襄陽大營再慢慢訓練就是了。
反正康熙只要人到了襄陽就算不怵吳三桂了。到了以後,也不必急於發起進攻,穩穩當當的守住襄陽、荊門、安陸、漢陽、武昌,扼住吳三桂的北上、東進之路,然後和吳三桂比耐心就行了。
吳三桂到底六十來歲的人了,真有耐心在江漢平原上一直對峙下去?
只要他耐不住性子搶先發起進攻,那康熙就能透過“長江——漢水”水路來來回回的調兵遣將,無論吳三桂打哪裡,都會一頭撞上數量多得多的清軍主力。
所以......大清贏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