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這是革命,不是造反!(第一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了這個上升通道,下面的宗族勢力就容易控制了。因為這些宗族能不能興旺發達,一靠土地;二靠能打;三靠經商;四靠考取功名.....其中考取功名所起的作用是極大的。
如果一個宗族只是有錢財和土地,但始終出不了秀才、舉人、進士,沒有族中子弟可以步入官場。
那麼這個宗族想要持續保持發展勢頭是很難的,甚至還有可能成為別的有官場背景的宗族敲詐打壓的物件。
而朱和墭現在先鼓搗出了原儒學、新算學、自然法術學等等的“新學問”,再發下相應的課本讓下面的族學、私塾自己去想辦法教或是讓學生自學,同時又建立起可以讓那些鄉下儒生中的佼佼者晉升的書院和大學堂。
如此一來,這套讀書——考試——升學——學而優則仕的體系,就被朱和墭從“考試——升學”這個關口開始就牢牢控制了!
這個路數雖然和傳統的開科取士瞧著差不多,但是開科取士不限年齡,而且朝廷基本上只管考試,不問授課......所以朝廷對士子的掌握是不夠的。
用朱和墭的辦法,就算十八歲入書院,二十一歲入自然法大學堂,二十五歲學成入仕。前前後後有七年時間在原儒書院和大學堂的管理之下啊!
另外,不限年齡的科舉,也容易出老秀才、老舉人、老進士......多學幾年容易出師嘛!
而書生要年復一年的脫產讀書,又不是普通家庭可以供得起的。所以這套科舉體系是比較有利於高門大戶的,同時也不利於普及教育。
畢竟有限的教育資源都被少數人反反覆覆的利用了。
而朱和墭搞得這一套,則會促使下面的宗族大辦族學......有了入學年齡限制,那就得拼腦瓜子和拼刻苦了!這小孩子在讀書方面是聰明還是愚笨,沒讀書之前那真是看不出來的。
有些看著傻頭傻腦的就是學霸苗子!有些看著就是個機靈鬼的,就是讀不進去書的也挺多......
鳳鳴山正反反覆覆在分析朱和墭開辦書院和大學堂的目的之時,一陣整齊而嘹亮的少年歌聲,突然打斷了他的思緒。
“......甲申難,猶未盡。聖人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衣冠復。”
鳳鳴山連忙扭頭順著歌聲望去,就看見數十名少年儒生,排出兩列整齊的縱隊,正齊步走出五仙門。這些少年全都身著黑衣,頭頂紅巾,佩長劍,帶銅錘,且歌且進。
這些少年的學問如何且不論,單說這氣場,那真是相當的強大啊!
這六十名少年身後,則是十餘名騎士,為首一人是個“黃巾儒”,臉上一道嚇人的刀疤外加一部虯髯,正是“刀疤大狀元”邱榮。
邱榮看見解放街的廣府三書院門外已經聚集了不少看熱鬧的“儒生”,就一邊勒住戰馬,一邊大喝了一聲:“停!”
他一喊“停”,走在他前面的六十名少能啪的一聲,就全部立定了。
這整齊勁兒,怕是能趕上黃埔軍法大學堂的學生了。
看到學生們都停下了,“刀疤大狀元”又策馬向前,從兩列學生之間透過,然後立馬在眾人跟前,開始發表演說。
“諸位,今天我刀疤榮來這裡要和你們說的,就是我們——聖人世子爺帶領下的原儒正在做什麼和將要做什麼。
你們一定會覺得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造反,造韃子反,要反清復明!
但其實並不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