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開車,董鏘鏘還真有可能不怕嚇著德國人仰脖一口給悶了,開了車就得遵紀守法。

“這是白葡?雷司令麼?”

“是的,喜歡麼?”

“剛來特里爾時我喝過超市的雷司令,那酒有點兒意思,聞起來有檸檬、蘋果、鴨梨的果香,入口沒想象中澀,反倒像李子和百香果的混合體,還有一絲黑莓味兒,回味悠長,就是沒半點兒葡萄味,真神奇。”

“像是喝過不少的樣子。”彼得打趣道。

“我沒學過品酒,平時喝的也不多,再讓我繼續說下去,肯定得陷進名詞和形容詞的模糊區。是不是特里爾的雷司令口味很多?這種大概多少錢一瓶?”

“跟你挖出來那瓶差不多。”

董鏘鏘鬆了口氣,他還擔心會破百,他沒喝葡萄酒的胃,葡萄酒離他認為的好喝隔著十萬八千里,也厭惡白酒,他只中意威士忌。

“這層有上千(歐)的(葡萄酒)麼?”

“上千的都在下面,”彼得很隨意地指向角落的木架,“那批都是上百的。嚐嚐麼?”

見彼得拔腿就要過去,董鏘鏘急忙用話攔道:“不用不用,我就隨口一問。其實我想說的是,我這邊有些朋友,他們也對葡萄酒有興趣,但如果您同意的話,他們希望先參觀您家族的葡萄園再決定是否買和買多少,不知您是否願意接待這種潛在消費者。”

“你的意思是,他們看完再考慮買不買我的酒?”

“大概是這樣。”董鏘鏘看不清彼得臉上此時的表情,拿不準他有沒有這個興趣。

“這當然可以,慣例如此,只是……”彼得豪爽的說完前半句,一個轉折詞把董鏘鏘的胃口又吊了起來,“葡萄園已被毀得沒什麼景緻了,你真的確定還有人要看它麼?”

“坦率說,我不確定,但這種可能性還是有的,畢竟逛‘葡萄酒之路’上的葡萄園是這裡的老傳統,也許外國人需要這種,嗯……儀式感,對,儀式感。”董鏘鏘胡謅一通,說完也佩服自己的胡編能力。

“如果他們需要,我沒意見,”彼得聳了聳肩。

“買的多打折也會多麼?”

“一般不會,除非你買幾千瓶,你要買這麼多?”

“不不,我肯定囤不了那麼多,但也許過來參觀的人裡有喜歡葡萄酒的收藏家也說不定。”

“我開玩笑呢,一般人也就買兩三瓶。說真的,你打算來幾瓶?我給你找幾瓶品相好的。”

“如果我想要一箱完全沒洗過、都帶著泥巴的酒可以麼?”

“當然。不過我建議你最好每種都來幾瓶,這樣你也好跟你的朋友介紹。你覺得呢?”

董鏘鏘還沒來得及回答,悅耳的手機聲歡快地唱了起來。

“在哪兒呢?葡萄園的事有下文了麼?”老白沒有任何寒暄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