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歐洲局勢(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如今卻只能是求援及支援。
心氣一下就沒了。
不知仔細的大家卻面露高興。
在這樣的異域他鄉,有大明在後面做靠山,實在是太有安全感了。
這時候,楚珂繼續道:「臣以為,靠山山倒,唯一最好的結果就是,收復科倫坡。」
「怎麼收復?如何收復?」世子朱河成則忙問道。
「邸下,科倫坡雖大,但只是在錫蘭而言,頂多不過二三萬人罷了,哪怕加上錫蘭島,也是夠小的。」
楚珂直言快語:「所以,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禍水東引,將荷蘭人的目光引向印度。」
「印度如此龐大的地域,莫臥兒帝國又闇弱,實乃最佳之地……」
這番話,讓眾人歡喜起來。
如果真的讓荷蘭人的目光轉向印度,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殊不知,科倫坡也在討論著錫蘭的局勢。
荷屬東印度公司退出了南洋,一步直達印度地區,可以說是幾千裡。
即使商路得到了保障,但殖民地利益也不容小覷,亞洲的東印度公司迫切地需要一個新的中心。
「諸位,科倫坡雖好,但卻遠離了印度大陸,葡萄牙和英格蘭人卻是成立了不少商站!」
「僕從軍的數量也不夠,無法給予更多的幫助!」
總督對於科倫坡的偏僻頗為不滿,這裡物資貧瘠,雖然地處海上要道,但比巴達維亞差多了。
沒有足夠多的土著驅使,讓科倫坡的建設停滯不前。
要知道,巴達維亞的爪哇島,可是有幾百萬土著呢。
「總督閣下,我以為公司目前的方向,只能是印度,那裡擁有肥沃的土地和極大的市場,貴族們驕奢Yin逸,能為公司賺取更多的金錢!」
六位委員中,其中一個禿頂委員傾向於印度。
在東方,荷屬東印度公司設立印度委員會,包括總督在內,共有六人。
以前是巴達維亞,如今是在科倫坡。
印度委員會管理著亞洲的各大商站,擁有獨立的議會和法院。
除了義務每年向本國的十七人會議提交報告外,可謂是獨立王國。
「莫臥兒帝國太大了,態度模糊不定,不宜將總督設在半島!」
這時,另有短鬚委員反駁道:「錫蘭是最合適的地方,它孤懸海外,除非海上的船隊能打敗我們,不然的話絲毫影響不到科倫坡。」
「這裡是印度最大的島嶼!」
「那錫蘭怎麼辦?」委員立馬逼問道。
「錫蘭,打就是!」不屑的語氣在短鬚委員口中言語出:「幾萬土著,輕易就能拿下!」
禿頂委員則冷笑道:「這裡是大明帝國的國土,附屬國,你這是準備向大明宣戰嗎?」
這下,瞬間冷場了。
總督猶豫片刻,緩緩道:「為了公司的利益,不宜與錫蘭有衝突。」
「不過,我們可以與錫蘭簽訂條約,永久割讓科倫坡等地,甚至達成攻守同盟,保護他們的海上安全!」
「先生們,到時候我們會擁有兩萬名齊整的僱傭軍,只需要支援微薄的錢財,就能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效力,而不用擔心反叛。」
「我同意!」「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