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掌控(第1/4頁)
章節報錯
“衛卿為國奔波良久,今致仕而歸雖乃憾事,但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種喜事。”
朱誼汐笑著感慨道:“離鄉數十年,鄉音未改鬢毛衰,親眷朋友倒是不知幾人在?”
這一番話,讓漢化多年的衛匡國不禁潸然淚下:“臣已將大明,當做第二故鄉,離開之日迫近,心中惶恐又難受,如同羊羔離開母羊……”
“卿的心情,朕明白!”
朱誼汐點點頭。
或許說羅馬就會已然腐朽,但敢奔赴萬里之外的地方進行傳教的傳教士,必然是教會的精英分子。
沒有一番狂熱,能力,是很難繼續的。
就比如讓他現在去歐洲,不吃米飯和炒菜,而是去吃什麼麵包和燉菜,烤蘋果一類的,他根本就忍不了三天。
“來人,著賞賜衛卿蘇緞五十匹,玉如意兩柄,金瓜子三十粒,銀豆百粒,文房四寶一副。”
朱誼汐隨口說著:“另外,再加上一千斤冰糖!”
“是!”
如此厚賞,價值可比萬塊銀圓,讓衛匡國頗為感動,眼眶一時間都紅了。
不過這番禮遇,倒是突顯了皇帝的重視。
對於東方教區,朱誼汐是採取完全官僚化治理的,也就是衙門化。
大主教與副大主教,都是從二品銜,一應的待遇比之,可謂是隆重。
而各大教區設主教,大明教區由副大主教兼任,餘下的如朝鮮,秦國,齊國等,皆為正四品銜。
餘下的教階,由低至高,神父正七品,主教正六品,助理主教正五品,教區主教正四品。
就像官場那樣,由上至下而列,垂直管理,朝廷會按照品階,頒發部分的俸祿,但很少。
如最低的神父,一年只有十塊銀圓,每升一階只增加十塊。
而及至教區主教時,陡然攀升,與官員等同。
朝廷每年在教會上支出數萬塊銀圓。
也正是因為對朝廷錢糧的依賴性,從而讓其不得不屈從皇權。
信仰算什麼?
錢財才是關鍵。
畢竟在大明,教會不允許徵收什一稅,更是沒有土地和封邑,遑論什麼贖罪捲了,只能依賴朝廷。
由此,在衛匡國的支援下,朱誼汐對於東方教區的侵蝕與日俱增,掌控力也是大為增加。
例如,他就知曉,在教區中擁有教階的教士,如今增至到了三百餘人。
所以對於大主教的人選,他是不怎麼在意的。
他瞅著瘦臉長鬚,滿臉嚴肅的南懷仁,倒是來了好奇。
“南卿家至大明多年了?”
南懷仁如今擔任大明教區的副主教,而大明又是東方教區的中心,故而是教會一等一的實權派。
“臣是從紹武十二年至大明,經臺灣府再轉至北京,已經有十一年了。”
南懷仁頭髮稀疏,但精神狀態頗好,臉上的褶皺也沒那麼多,看上去不過五十來歲。
談吐間的官話正宗的很,能羞煞大部分的明人。
紹武十二年……
朱誼汐呢喃著,這是第一任首輔趙舒致仕的年歲,轉眼間就過去了十年。
也是這十年間,換了閻崇信,朱謀,到了堵胤錫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