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高安來到鯨場,一群人對著鯨魚開始下刀。

由於是在近海捕捉到的,故而沒有直接拆卸,而是順勢拉回了鯨場。

鯨魚是固定到捕鯨船的右舷位置,然後高架上放下一個結實的鐵鏈,固定住尾鰭。

接著,上面降下來一個由窄木板組成的腳手架,正好降到鯨魚屍體的位置,屠夫們會站在上面切割鯨屍。

切割鯨魚的工具是一種巨大的鏟子,鏟子頭是鋼包鐵結構的,異常鋒利,其手柄能達到兩丈左右。

如此巨大的鏟子,尤其是鋼包鐵,其市價不下百塊,這是必要的投入。

切割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把鯨魚頭切下來。

一旦鯨魚頭被切下來,就會用鐵鏈固定在船尾,等待處理。

緊接著另一名屠夫就會接過鏟子,開始切割鯨脂。

鯨魚皮下面有厚厚的鯨脂,屠夫站在工作臺上,用鏟子先在靠近胸鰭的位置開一個環形的刀口。

然後,讓助手把百斤重的大鐵鉤插入進去。

鐵鉤連著鐵鏈一直到臺上,上面有一個滑輪組,專門把切割的鯨脂吊上去。

細嫩的鯨脂,在陽光下美得出奇,泛著細膩的光澤,上千斤重量,在鐵鉤上宛若雪塊。

但人站在下面,極其渺小。

掛這個大鐵鉤工作是十分危險的,水手先要在腰間繫上安全繩,慢慢從小艇爬到鯨屍上,小心翼翼地走過去抱起從船上垂下的大鐵鉤。

然後費勁地鉤住鯨屍——這個過程一旦腳底打滑,就可能掉進鯨屍和船身之間被活活擠死。

如果在海上,則會被魚肉吸引過來的鯊魚撕咬而亡。

掉下來的碎渣落入海中吸引到了大量的魚群,巨大的漁網已經放置在下方。

每過半刻鐘,大家就會把漁網抬起,將海魚放置到倉庫中。

僅僅是半個時辰,捕捉到的魚類就不下萬斤。

大家並不把這些海魚放在眼裡。

老師傅在一旁解釋道:“少爺,來的是鯊魚最好,魚皮可是上好的雨披,做鞋或者做鎧甲,魚翅也是價格昂貴……”

高安點點頭,嘆道:“我第一次來,也沒想到竟然僅僅是宰魚,就有這般好處!”

“少爺,好處大著呢!”老師傅隨口道:“等鯨魚宰完,咱家有鋪子,這些海魚肉醃製成鹹魚,至少能賣這個數。”

說著,他豎起來一根手指。

高安就這麼看著,隨著宰殺的進行,十來人幾乎是眨眼間就藉著滑輪升漁網,魚類嘩啦啦的入庫。

旁邊有婦人拿著到現場宰殺,內臟直接扔到了海中吸引更多的魚。

這時,鯊魚終於來了,所有人都興奮了。

而高安則注意到,鯨脂會一塊塊地被拉到臺上,整條鯨魚的脂肪慢慢被剝光。

然而,巨大鯨脂塊還要進一步處理,專門有一組漢子們用鋒利的鏟子把鯨脂切割成每塊拳頭大小的小塊。

然後再用鋒利的切肉刀繼續切割——小塊的鯨脂會被切成“書頁”。

由於一端連著魚皮不會切斷,鯨脂一片一片的就像書頁一樣。

因為這樣的話能增加鯨脂接觸熱油的面積,更好的提煉鯨油。

可以說,鯨魚的利潤大頭,都在鯨油上。

除此以外,還有鯨魚牙,那是珍貴首飾原材料;鯨魚舌,那是昂貴的菜餚;鯨鬚,那是弓弦所在。

而貴中之貴的,則是鯨腦油和龍涎香,比黃金還貴。

鯨腦油是中藥材,也是各種鐘錶的潤滑油,稀有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