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拉丁拼音(第2/4頁)
章節報錯
“是!”
“陛下,西夷雖遠,卻設定了使館大使,如今朝鮮、日本、康國藩屬,還有秦國親藩,自然也同樣要設。”
堵胤錫拱手而道:“不然的話,未免就有些厚此薄彼了。”
皇帝投之以驚異的目光:“不錯,堵閣老深思熟慮,舉一反三,這話著實不錯。”
看到皇帝直接坐起,幾個閣老忙彎起腰來。
“國有三六九等,大使自然也不能例外。”
幾個抬頭,耳邊傳來了皇帝清脆的聲音。
“故而,親藩之使,其官銜為正四品,對了,朝鮮也應當如是。”
“二等為日本、康國、緬甸等,為從四品。”
“三等就是歐洲西夷,乃正五品。”
在幾人的耳朵,皇帝的語氣越來越流利,甚至還帶著些許的激動,就像是孩子找到了玩具,男人見到了女人那般迫不及待。
“在稱謂上也要有所區別,親藩為欽使、屬國為大使,夷國為公使,錦衣衛和禮部雙重領導。”
“使館之中,應當有大使、武官、參贊等,不少於十人組成。”
“同時,大使館肩負著傳達君命,聯絡感情,收集打探軍情訊息,管理海外百姓等事宜。”
聽到這,眾人才恍然。
原來大使是這麼個玩意。
這的確是個好主意。
參照著皇帝給出的部分,內閣開始細緻規劃,將其進行細分整理,從而納入朝廷管轄。
皇帝看著幾人一言一語就開始查缺補漏,倒是沒有多話。
幾人越談,越覺得大使這玩意確實不錯,禮部管轄正當其實,因為這是彰顯大明風範,同時監控各國的必要措施。
某國篡逆,以下克上,或者造反,如果有大使館通風報信,朝廷就不會稀里湖塗地承認了。
一開始就能插手,也就不會有既定事實後的尷尬。
朝鮮旁支造反數次,明朝若是知曉詳情,必定不會不管不顧。
這位這違背了封建秩序,衝擊到了皇帝和儒家的根本利益。
“陛下,此事關乎禮制。”
馮顯宗嘗試道:“大使需要拜見各國君王,一舉一動關乎朝廷面子,恐怕錦衣衛難當其任。”
“當然了,若是論收集訊息情報,錦衣衛自當厲害,但可讓其為武官,或者副使,而派一見識廣闊,膽大心細之人擔任大使,自當是最合適的。”
“畢竟班定遠投筆從戎,就是明證。”
這番話一出,內閣幾人全都不說話,眼巴巴的看著皇帝,等待著回覆。
毫無疑問,這是文官們對權力的本能篡奪。
朱誼汐心裡直接升起一股厭惡。
但隨即,他又明悟一點:“如果讓文官擔任大使,越洋千里,別的不提,見識必然增長。”
“或者說是能睜眼看世界,瞭解異國他鄉的優劣。”
能夠培養出一些有見識的文臣。
而如果只是錦衣衛的話,他們人賤言輕,對朝政根本就沒有什麼影響力,頂多收集情報比較管用。
皇帝的沉默,直接讓整個殿中的氣氛冷了下來。
馮顯宗此事恨不得打自己幾個大嘴巴,怎麼那麼多事?
幾個閣老則對他投之以憐憫的目光。
這波怕是大不妙。
沉思半刻鐘後,皇帝終於開口了:“你說的沒錯,確實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