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正旦(第1/4頁)
章節報錯
「嘿,張夫子,您怎麼也來了?」闌
「您怎麼也來了?」
在城下護城河處,上千名安南百姓,用肩挑手拉,不斷地搬運著護城河中的石塊,揮灑著汗水,在旱季中,可謂是辛苦的很。
不過這時候,許多人這才看到,其中竟然有一位童生,這就惹得眾人紛紛驚歎起來。
張夫子聞言,先是羞恥地用寬衣遮臉,最後實在耐不住,才道:「家被亂兵給禍害了,糧食不夠吃,為了養活家小,只能如此了。」
言罷,他伸出了雙手,露出了大量的血泡。
見此,眾人紛紛感嘆,忙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然後派人去求情,只讓他專門撿石頭,而無需挑石。
安南早在宋時的李朝時,就開始舉辦科舉,然後在明初的前黎朝,正式開始實施科舉考試。闌
完全照搬明朝,八股,秀才、舉人、進士,三甲進士等,讀書人的地位一向很高。
所以得知教書的張夫子,身為童生還要過來幹活,一時間紛紛幫忙。
為了惠民,秦軍宣佈撿拾挑動石塊,每人可得十斤糧,在城內貧困之人眼裡,幹一日活能讓家裡吃上三天,這是再好過的買賣。
城下的動靜,立馬引起了秦王的注意。
略微詢問一番,他明白了由來,扭頭吩咐道:「與那個童生二十斤糧,告訴他,我這是敬他教書育人,乃聖人子弟。」
說到這裡,他又想了想,露出了一絲笑容:「另外,你再去宣告,但凡家中被兵災所害,一律補償兩塊銀圓。」
「殿下——」一旁的朱靜忍不住出聲,但被制止。闌
「我明白你的意思。」秦王自通道:「沒有挪用軍餉,今年秦國兩府之地,賦稅五十萬石,我用一半送到了呂宋,齊國,得了十五萬塊銀圓。」
「如今還盈餘三萬塊,收了一波民心還是夠的。」
很快,將士就下了城,將訊息傳去:「殿下心生憐憫,爾為讀書人,應當教書育人才是,這二十斤糧食你拿去吧!」
「另外,秦王仁德,你們日後都是大秦的子民,此次兵災禍害不淺,所以但凡家中被搶,屋舍殘破的,只要透過檢驗,每家都能得兩塊銀圓。」
此言一出,立馬掀起了軒然大波。
在列的所有百姓都驚了,這可是一大筆錢。
要知道在安南,比大明還缺銀,所以銅、銀貴,而糧賤。闌
兩塊銀圓,足夠在市面上買上十來石糧食了,豈止是能修家,這更能使得家裡娶媳婦了。
街頭巷尾,也貼了告示,昭告了整個順化城。
此時,順化城還沒有未來越南國都的威風,也非承天府,其只有區區兩萬戶,十來萬百姓罷了。
如此,幾乎是一頓飯的功夫,就傳遍了整個城池。
「夫人,快將糧食煮了——」
回到家中,將珍貴的糧食放下,張夫子迫不及待道。
「好嘞。」其夫人應下:「我這就像隔壁藉口鍋來。」闌
到了午時,一家五口才吃上熱乎乎的米飯。
張夫子摸了摸肚子,這是他這段時間吃的最飽的一次。
還未感嘆,就見一群讀書人湧來,將他本就不大的家擠得滿滿當當。
「張前輩,聽說您見到秦王了?」
「秦王如何?」
眾人紛紛投之以關切之色。
張夫子一愣,隨即苦笑道:「只是秦王殿下憐我辛勞,故而賞了二十斤米來。」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