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人口滋生(第2/4頁)
章節報錯
即,同時向滿清、大明朝貢,換取太平時光。
「科爾沁諸部倒是安生,不敢有絲毫的逾矩。」辛文成低頭道:「不過,諸部許多牧民,都去踴躍的參軍,混口飯吃。」
這些人天然就是滿清的兵員,但朝廷卻無法阻止,這就是有些令人難受了。
由此可見,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拉攏,科爾沁諸部對滿清還是存
留感情的。
「科爾沁諸部,還得繼續威壓,但莫要過度,引得他們的反感。」
朱誼汐沉聲道:「繼續開通互市,對於絲綢,茶葉,瓷器等,儘量供給,鐵器,火藥,則一如既往的禁止。」
「陛下,臣以為,可以效仿綏遠和察哈爾部,冊立一些活坲,廣建一些寺廟,蒙古人就喜歡佛祖。」
辛文臣認真道:「以僧侶為媒介,通商為利引,不出幾年,科爾沁必然順從,到時候就又得擴建吉林行都司了。」
即,將吉林行都司,擴充到大興安嶺附近,到時候科爾沁就會成為附庸。
「你想直搗黃龍?」
皇帝多麼精明的一個人,立馬明白了他的心事。
因為從距離上來看,跨過科爾沁草原的距離,去往奉京府,比從漠北草原跨越起碼要縮小一半的路程。
再加上一路上各個部落的補給,大軍直搗黃龍的目標很容易完成。
「末將不敢——」辛文成一愣,忙低頭認錯。
他的肩膀不可抑制的顫抖起來。
顯而易見,這樣的小心思被皇帝戳破了。
「想法是好的,但是時機未到。」
朱誼汐搖搖頭,第一次露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順治雖然年輕,但到底是當了十幾年的賊首,威望顯著,咱們一時半會兒是拿不下他們的。」
「所以咱們要尋覓個機會,一舉偷襲,將國土擴充到貝加爾湖,即嶺北行省。」
嶺北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嶺北行省,是元代十大實土行中書省之首,是元朝最北方的行省。
其治和寧(見和林),北至北海之地,西南至也兒的石河(額爾齊斯河古稱),西接欽察汗國和察合臺汗國;東南至哈剌溫山(今大興安嶺),以勒拿河東接遼陽行省。
凡屬元朝的林木中百姓和諸王地等均歸統轄。
其之廣袤,著實讓人驚詫。
朱誼汐的野心也不多,差不多把嶺北行省恢復就在完事了。
當然,並不是純粹的郡縣制,而是管理諸部,屯田的行政機構,範圍也縮小到漠北和貝加爾湖附近。
這野心大嗎?一點都不大。
畢竟大明繼承的是元朝的法統,恢復舊地,那就叫收復舊土。
插一句話,當年乾隆收復新疆,其名由來是故土新歸之意。
所以,乾隆對於準噶爾汗國,一直採用的是討逆的詞彙,也就是說這是內戰。
滅亡了準噶爾之後,整個滿清朝廷就迫不及待地翻舊紙堆,宣告法理:繼承權來自於漢唐。
這是第一次自古以來。
別說,還真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