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佛敵(第1/4頁)
章節報錯
朝鮮當然不理解什麼叫虹吸效應,但等他們發覺時,已然是木已成舟。
近三成的鄉間百姓變賣家產,離開了故土,其中還有部分佔據統治核心的兩版貴族。
至於為什麼兩班貴族會走,實在是他們的野心更大:
明人承諾,黑龍江將會舉行科舉。
也就是說,他們這些鄉間地主,兩班貴族,將會參加大明的科舉,甚至參加會試,鯉魚躍龍門。
正是因為有他們帶頭,所以鄉間百姓才會如此雀躍。
如此一來,鹹境北道就出現了朝鮮離奇現象:剩餘的農夫人均佔據大量的耕地。
只要能留下來幾乎都成了小地主。
於是,兩相得益。
而最受益的則是黑龍江行都司。
短短一個夏天,黑龍江城的人口就突破了五萬,大規模砍的荒地也就近開荒,一切都是那麼生機勃勃。
朝鮮人帶來了大夫,工匠,讀書人,農夫,商人,以及稀缺的手工業者。
相較於錢財,這些人才對黑龍江來說才是最珍貴的。
大明的最東邊還是春意盎然的時候最西邊的安西行省,則陷入到了忙碌和炎熱之中。
安西省如今雖然新立,但是一切卻依靠著甘肅,以及陝西的幫忙,錢糧仰持。
伊犁、莎車是南彊、北疆的統治核心,而真正意義上的中心,則在於新建的烏魯木齊。
「知道為何叫烏魯木齊嗎?」
牧民們忙碌的驅趕著牛,揹負著木頭,整個烏魯木齊忙成了一鍋粥。
在統一整個西域之後,奔走在烏魯木齊徭役的牧民,高峰時超過了十萬人,低谷期也超過了三萬。
錦國公,安西將軍,李定國,就騎在馬背上,眺望著被河流環繞的烏魯木齊,面無表情。
而落後他半個馬頭的則是一位年輕人,他精神振奮,渾身散發著青春昂揚的氣息。
「烏魯木齊是蒙古人的叫法,意為優美的牧場,這裡是和碩特部的核心,汗帳所在——」
賈代化毫不猶豫地說道。
「沒錯。」李定國露出了一絲笑容:「本來這座新城該有個新名字,叫烏魯木齊實在是太難聽了。」
「例如唐時的庭州,亦或者輪臺,這些古名都不錯,但卻被陛下給否了。」
「聖上言語,烏魯木齊本是蒙古之土,若取了它名,怕是蒙古人口語與漢人口中的城名就不一樣了,還不如順從一些,就叫烏魯木齊。」
聽得此言,賈代化默然無聲。
臉上雖然是認可的表情,但他心中卻嘀咕著:「怕是陛下偷懶,就隨意用了舊名吧!」
據他在皇帝身邊輪值幾年來看,這是非常有可能的。
「將軍,此城靡費數十萬,代價不免大了些。」賈代化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若是暫居伊犁,也未嘗不可。」
「不,你看問題太片面了。」
李定國低沉的聲音響起:「如果不假借修城之名,那些居在各地的貴族,部落,怎麼會派遣人手過來?」
「如此大規模的徭役,肯定會壓制他們出兵的念頭,整個安西也會安分許多。」
「至於那些不順從的,整個消滅了去。」
賈代化聞言,不由咋舌,搞政治的人心那麼黑嗎?
倆人似乎沒有什麼生分,也不拘於身份,暢聊著安西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