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賜名(第1/4頁)
章節報錯
毋庸置疑,康國與和碩特汗國之間的矛盾是尖銳且不可消磨的。
這是因為,康巴地區是康國是從和碩特汗國手中搶下了一塊肉,硬生生的隔離出了一塊國家。
還不僅如此,當年李自成出兵青海,將固始汗的八個兒子,也就是八大臺吉,一股腦的打敗,掠奪錢糧,直接攆回了拉薩。
由此一來,大明反倒是漁翁得利,奪回了青海地區的控制權,設立西寧府,隸屬於甘肅管理。
這般,明軍不僅在青海入藏,威逼拉薩,還可以躥使康國,從康巴地區西向,夾擊拉薩。
所以無論是固始汗,亦或者新繼位的達延鄂齊爾汗,都對大明恭敬有加,不敢有絲毫的違背。
也因此,在衛拉特蒙古的親戚,和碩特部被攻破時,整個拉薩一直很平靜,從來沒有說要派遣援軍,或者反抗明廷的話。
達延鄂齊爾汗聞聽自己的堂兄被俘虜了,在佛堂祈禱了三日,然後只能上賀表,祝賀朝廷拿下漠西蒙古。
不過他倒是還有一絲親情,私底下懇求皇帝饒其一命。
不過,曾經被邀請去北京城,並且受到冊封的達籟、班蟬二人,則藉此機會明言:
「如今衛拉特的和碩特部消亡,成了大明安西省的一部分,高原上的和碩特汗國就顯得格外突兀。」
「大汗何不向朝廷請名?一如朝鮮。」
達延鄂齊爾汗思量再三,考慮到與康國的敵對,青海的威脅,不得不作出請求。
要知道,和碩特汗國雖然臣屬大明,但每年頂多是上供一些駿馬,犛牛,以及所謂的九白之禮,實質上在國內依舊沿用大汗之名,逾越之事數不勝數。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明皇帝在察哈爾被喀爾喀蒙古、漠南蒙古諸部尊稱為處羅可汗,而你也是大汗,這不是把自己拿到與皇帝平等的位置?
而向大明請名,表面上看只是賞賜一個名字,當年朝鮮就是這樣得賜的,但實質上卻等同於徹底的服從。
大明臣屬十餘個,只有朝鮮郡王爵,特賜親王儀仗,這就是特例。
達延鄂齊爾汗心不甘情不願,但到底是受困於局勢,尤其是被明軍圍殲衛拉特蒙古之戰震懾,不得不為。
從年初等到年中,待到七月初,終於傳來了好訊息。
「大汗,好訊息——」
拉薩的王宮中,達延鄂齊爾汗看著歌舞,他的右手託著下巴,雙目無神的聽著歌女,一副了無生趣的模樣。
這時候,宮廷宰相迫不及待地跑過來,他一路小跑,直接略過了舞女,氣喘吁吁的來到達延鄂齊爾汗面前。
「哦?」達延鄂齊爾汗一愣,好久才反應過來。
「什麼事?」
「賜名之事。」宰相從懷中掏出了帛書,恭敬地呈上,他知曉大汗不識字,所以直接說道:
「大明皇帝賜予國名——衛藏。」
達延鄂齊爾汗一愣,瞬間站起,捧起黃色的帛書說不出話來,一時間他百感交集。
在呈交給大明的賜名中,總共有三個選項。
唐時用名吐蕃。
明時的漢稱烏斯藏。
以及他最鐘意的和碩特。
可惜,大明皇帝三個都沒有選,直接指定了衛藏這個稱謂,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
當然,這樣取名也沒錯,畢竟高原的牧民們,一直自稱為衛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