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大工程(第2/5頁)
章節報錯
反而最麻煩是工部,內部的反對力量頗多,對於治淮、治黃各有想法。
半晌後,似乎察覺雨水都停了:「你先坐。」
孫江抬起頭,面色嚴肅:「你覺得應該怎麼治水?」
于成龍正襟危坐。
工部在洪武年間,設有營繕(宮殿)、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而隨著政務的繁重,在紹武年間進行了增設。
增設了軍械司,負責軍械、器械的營造;增設監造司,負責官道、河道堤壩修理
。
建設司,統率工兵等事宜。
原先的都水司,則負責工程報銷。
而監造司由於負責搭橋鋪路,江河堤岸等事務,故而設立了三個郎中負責,分別是河道(淮河以北)、官道、江道(長江南下)。
于成龍就屬於河道郎中。
「依下官之意,如今治水之策,只有兩種。」
「一種是借用水道。」
「怎麼講?」孫江直問。
「將白馬湖、犯光湖,與高郵湖相連,然後掘動運河,使得水流向清水湖,再擴寬白塗河道,直接沿著其河道口入海即可。」
于成龍認真道。
好傢伙,直接將沿途的各個河流湖泊打通,人為的塑造一條河道,然後讓淮水借白塗河道入海。
這真的是一道大工程。。
白江渾身顫抖。
「黃河竟然能借淮河的水道,淮河就能借白塗河水道——」于成龍擲地有聲道:
「從此以後,淮河、黃河,井水不犯河水,裡下河地區不再復憂黃河之患了。」
孫江雙手劃過地圖,在一路上的河流、湖泊來回撫摸,感慨其工程的巨大。
「勾連這些湖泊河流並不算什麼,關鍵是白塗河道必須要擴寬,起碼要與原淮河相差無幾。」
于成龍坦然道:「當然,朝廷在沿途湖泊,溝渠也要挖深——」
「大概要多少銀子?」
「若是三年計,十萬河工,管吃住,只要五百萬塊就夠了。」
孫江陷入了思考。
這筆耗費大嗎?
如果能徹底的解決水患,五百萬塊根本就不算什麼。
不過他想知道另一個方法。
「另一策是什麼?」
于成龍興致很高,繼續道:「如果河道的挖掘工程量實在太大,那麼也可以借用江道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