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福沉聲道:「滿清想必也知道自己不會輕易的拿下漠北,必然要大動兵馬。」

「與其勞心勞力地遠征,各個擊破,不如以逸待勞,畢其一役後解決其兵,到時候其部落自然不戰而下。」

整個漠北地區遼闊無垠,如果滿清想像偷襲車臣汗那樣將兩大部落的老家偷了,那只是妄想。

一路上的風吹草動,就足以出賣足跡。

所以滿清很大可能性會採用以靜制動的方法。

朱誼汐點點頭,此話有理。

「另外,陛下雖然賜予了兩汗郡王稱號,但其心中尤自不服,漠北部落鮮少知曉陛下的名號。」

「驟然出兵,怕是會引起漠北動盪,兩汗怕是會心生忌憚,以為我軍兼併漠北諸部……」

「你的意思,還得等?」

陳永福果斷道:「沒錯,等到兩部與滿清兩敗俱傷,到時候他們必然會派人前來求援。」

「我軍順勢出兵,救民於水火,到時候不僅能夠重創滿清,消滅此等餘孽,更是能收漠北諸部,邊疆無患矣……」

朱誼汐默然,他踱步而行,大腦極速運轉。

毋庸置疑,坐等時機這個選擇,很具有挑戰性。

因為這一切的猜想,都是建立在滿清會按照他們想法行進的。

如果滿清不會以逸待勞,而是主動出擊,趁機消滅盤踞在中央的土謝圖汗部,那對於大明來說損失就大了。

但是不可否認,陳永福的想法,具有很大的前瞻性和可行性。

隨後,皇帝又召見了李經武,問起了漠北事。

李經武是騎兵出身,騎馬的時間比走路還多,對於出兵漠北他是持贊同態度的,因為這有很大的可能性會任用到他。

待皇帝問起方略,他則直言道:「漠北近兩年與我通商,土謝圖汗部其汗部駐屯所在烏爾格,乃是哲布尊丹巴法王傳經授法之地。」

「所以,我軍可直插其腹心,聯合土謝圖汗部,一起對陣滿清;亦或者坐山觀虎鬥,守在烏爾格附近,待滿清與其作戰後再尋覓機會。」

「到時候無論滿清是勝是敗,定然會疲憊不堪,我軍正好出擊,大獲全勝。」

聽到這激動人心的計劃,朱誼汐默然了。

聽著不錯,但可行性有些低了。

隨後,皇帝召見了吳三桂。

不可否認,雖然歷史上吳三桂擁有著罵名,但在這個時空,他卻表現不錯,出兵朝鮮和遼東都幹得不錯。

令朝廷滿意的是,他乾脆利落地交出了關寧軍的控制權,從而無有兵權在手,忌憚自然就談不上了。

對於吳三桂歷史上勒死永曆,昆明造反這兩件事,朱誼汐做出了結論:

其短視且無天命,有勇無謀。

亦或者說,他錯誤的把自己認作是沐英,滿清當作朱元璋了。

接受皇帝的召見時,吳三桂謹小慎微,被問及應對漠北局勢,他思慮片刻後才道:

「陛下,朝廷出兵之事,末將是極其認同的。」

「嗯,繼續說。」朱誼汐點點頭,繼續看著他。

「是!」吳三桂虎背熊腰,此時不過四十多歲的年紀,依舊顯露出猛將的風采。

「在末將看來,漠北諸部一盤散沙,必然不是滿清的對手。」

「而朝廷出兵的目標,也並非是為了解救漠北,第一要務也非收服漠北諸部,這非一時之功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