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箭雨(第1/4頁)
章節報錯
永平府為古盧龍鎮所在,曾經隸屬於北直隸。
清朝時期,永平府沿用明制,屬直隸省,清廷在這裡長期駐守重兵,以拱衛京師和保衛皇陵(清東陵)。
其轄一州九縣,戶近八萬,口五十七萬。
其主要的人口來源,其實是當年吳三桂遷關外百姓入關,近二十萬人入關後,導致永平府人口大增。
如今把永平府納入順天府,那對於順天府來說,可謂是極具膨脹。
「順天府本就有十九個縣,如今再吶永平府,那豈不是有二十八個州縣?」
姜曰廣也不認同這個想法,直言道:「順天府直接改為順天省得了。」
「納入河北省倒是可以。」王應熊淡淡道:「到時候遼西、永平聯為一體,倒是也妥當。」
說著,他的目光看向了趙舒。
趙首輔倒是微微一笑:「諸位的意思我明白了。」
就那麼短短的一句,眾人已然心安。
雖然內閣是臨時機構,充當著皇帝的秘書角色,但每一個內閣大臣都認為不一定要惟上是從,要有自己的主見。
輔臣,不就是輔助皇帝做事的嗎?豈能當應聲蟲?
「既然開始議論永平、遼西二府,不如再添一個宣府如何?」
趙舒沉吟片刻,隨後說道:「自綏遠、察哈爾安定後,宣大鎮作為京師鎖鑰,雖然還很重要,但卻也不必單獨拎出來了……」
宣府(張家口)和大同橫跨千里,但作為一大軍區,完成了歷史使命,已經不符合實際了。
畢竟漠南草原被征服,其就相當於內地,緩衝帶,再加上臨近京城,其根本就不需要特地安置總督巡撫。
「宣府鎮可劃入河北,大同劃入山西,如此也算是合適了。」
王應熊搖了搖頭,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眾人紛紛點頭。
趙舒也笑了:「那接下來則議遼東、吉林人口之缺——」
「若想讓遼東為朝廷糧倉,則必要開墾荒地,而這必須要有大量的農夫,從內地遷徙入遼東,就必須加快步伐了。」
閻崇信則苦笑道:「山東本就飽受建奴擄掠,再加上兵災,丁口不足八百萬,強行遷徙怕是不美。」
「那就以招兵的名義。」王應熊則揮了揮手,朗聲道:「效仿工部的工程兵,招個兩三萬人去遼東開墾荒地,待等荒地變熟地時,再變賣給他們。」
「如此,其不就自帶家眷遷徙了?」
「朝廷付出的不過是兩年的兵餉罷了,不值一提——」
「不錯,我同意!」呂大器第一個贊同。
隨後姜曰廣、閻崇信紛紛贊同。
趙舒最後點頭:「下一個議題,陛下要求增加琉球府三縣的秀才數額……」
內閣會議進行的很順利,效率很高,當然了,一切的紀要也呈給皇帝閱覽,還有票擬。
「永平府也併入河北?」朱誼汐一愣,忽然覺得這裡在後世是唐山和秦皇島吧!
這倒是可行。
不過廢黜宣大總督卻又顯得很突兀了但又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