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北巡(第2/4頁)
章節報錯
注意,他們成為進士後,則可自由選擇歸國,還是做官。
如果是做官,與普通的進士們一視
同仁,兩年觀政再授官。
在上一科,參加會試的朝、日兩國士子有二十之多,但卻無一人進入殿試,可謂滿是遺憾。
雖然如此,但仍舊未有人放棄,魚躍龍門的機會也不會有人放棄。
「這倒是不錯!」島津久成忍不住贊同起來。
「只是國子監太嚴了,每年一考,不然監生名額就前功盡棄,失去資格。」
「是啊,來明之士愈多,你我今年能過,明年就很難咯——」
兩人溝通的都是官話,朱誼汐在背後,聽得一清二楚。
這番琢磨讓他一笑,想起了今年初禮部上的奏疏。
有個主事言語,說是國土廣袤,丁口眾多,每年參加會試的越來越多,就連海外的日、朝兩國也來士子參與,可酌情增加些進士名額。
畢竟三百人實在是太少了。
現在來看,這名額確實有點少。
想到這,他起身,在一旁劉阿福、羊樂的驚詫目光中,直接來到背後,對著兩人笑道:
「二位的言語,在下聽得一清二楚,如今倒是有個主意,也算是終南捷徑吧,不知可願聽之?」
李自秋與島津久成對這個男人冒昧而來的舉措感到不喜,剛想發作一番,隨即聽到終南捷徑二字,立馬就變化了態度。
恭敬中帶著試探:
「這位兄臺,可是有什麼門路?」
「門路談不上,但卻有個漏洞,便捷的很,適合二人,尤其是這位島津兄。」
朱誼汐看向這位較為矮小的日本人,微微一笑。
後者立馬動容,瞳孔放大,嘴唇張了張,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來這邊說話。」
說著,他就帶著這兩位讀書人,來到自己角落臨窗的那一桌。
「請喝茶——」
朱誼汐客氣了一句。
島津久成卻忍不住了,忙問道:「這位賢兄,在下如貓撓一般,您還是直說吧!」
「無論什麼代價,我都願意付出——」
李自秋雖然沒有說話,但表情卻是一致。
朱誼汐明白他們的焦急心思,一則訊息能夠改變一個人,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誰能強忍得住?
「此事入得你我耳,其他人莫要言語。」
他微微低頭,兩人也識相地靠過來,細細聆聽:
「我聽聞,琉球府比鄰日本,丁口不過數萬,但每年卻有不少的秀才名額,你們可以入籍琉球府。」
「那裡讀書人甚少,以二位的才華,區區一位秀才功名,應當是手到擒來,到時候無論是去鄉試,亦或者入監,都是可行的。」
「再不濟,一個秀才功名,也能參加省試,雖然只是小吏,但也是成為朝廷命官,入了品流。」
此話一出,島津日久大喜過望,作勢想要跪下,但卻被架住,臉上的激動怎麼也掩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