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貝加爾湖(第1/2頁)
章節報錯
落下車簾,順治最終只是嘆了口氣,就收斂心神,問將起來。
與他對坐的寧完我,此時下巴上的鬍鬚略顯雜亂,原本光潔的腦後此時卻長起了一層細毛,金錢鼠辮也粗大了不少,略顯醜陋,但整個人卻呈現出一種認真狀。
近兩個月來,吉林城對於遷移之事,鬧騰得不可開交,再加上剃頭匠的稀缺,許多人不知不覺就留下了板寸。
“陛下,微臣去年行有了大半個月,來到了布里亞特蒙古諸部,見到了征服此地的羅剎人。”
寧完我一板一眼地解釋道:“雖然說其建城,名曰巴爾古津,但卻是一座木寨,駐兵不夠幾百人,依靠著火槍,凌虐著布里亞特人。”
“那裡有一座湖,水的味道並不鹹,可以直接飲用,但當地人把他算作是海,故稱作貝加爾。”
“貝加爾湖極其遼闊,一眼望不到邊,深邃難見底,水中的巨魚不可勝數……”
“尤其是附近一片平地,受到湖水的滋瀾,分外的肥,無論是種地還是放牧,都是極為適合的。”
“況且,大量的布里亞特人由於分散,從而被奴役,一旦咱們把羅剎人消滅了,足以在此建立根基。”
寧完我熱情地說道:“那裡氣候溫和,幅員遼闊,不缺水也不缺地,更關鍵的是遠離遼東,對於朝廷來說,足以休養生息,以圖東山再起——”
先到這裡,順治皇帝一時間心馳神往,頗有幾分篳路藍縷,重建帝國的豪情。
他瞥了一眼熱情依舊的寧完我,安撫了幾句,然後就陷入了思考中。
在獲得明軍將要北上的訊息後,朝堂上下一片譁然,立馬就分裂成了兩派。
與想象之中的不同,八旗貴胃們似乎想要回到長白山再次漁獵,亦或者嚮明軍投降,不肯再次遷徙。
而那些漢人文臣,則毅然決然的要求遷移,且不是長白山,而是貝加爾湖畔。
其漢人所主張的,無外乎種地罷了。
如果回到長白山,漁獵生活固然快活,逍遙自在,但卻再也不會成長。
而來到了貝加爾湖,則可以再次建立城池,容納部眾,從而讓滿清朝廷原封不動的搬遷過來。
這樣一來,封建體制儲存完好,曾經的奴隸制只能偃旗息鼓,文官們還能繼續分享權力,而不是被那些八旗貴胃們踩在腳下,任意欺凌。
同樣為了保持權力穩固,也知曉漢化的好處,順治就順手推舟,支援了西遷。
從吉林去往貝加爾湖,途中經過科爾沁草原,路過呼倫湖等地,可以說是一片坦途,山地都很少。
只不過路途遙遠,超過了兩千裡,對於普通人來說,負擔極大。
但也正是因為遠,所以朝廷上下才會願意西遷:跟明軍越遠越好。
不理會皇帝的思索,寧完我匆忙退出了牛車,然後轉眼來到了范文程的馬車。
…
這一次撤退,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范文程進行安排,他作為內閣首輔,當仁不讓的接過重擔。
“皇帝安心了嗎?”
范文程眼袋頗深,手中的筆卻是不停。
“安心了。”寧完我鬆了口氣,盤腿坐下:“畢竟是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怎麼也難讓人放心。”
忽然,范文程停下筆,見到寧完我也是疲憊不堪的模樣,他才輕聲到:“沒辦法,國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