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布達裡的渴望(第1/2頁)
章節報錯
布達裡大汗來京,一路上可謂是備受尊敬,華車美酒,佳餚美饌,數不勝數。
沿途的州縣對於這百來騎兵,照顧的無微不至。
雖說在察汗浩特,有錢就能買到一切,但如此珍貴,且供奉於皇家的東西,他哪裡見到過?
吃飯用的瓷碗玲瓏剔透,象牙筷,珍饈美食,每一樣都是人間頂尖,不到一定地位是享受不到的。
布達裡心滿意足了,同時心生貪婪。
如果佔據了這漢地,這些東西都是他的。
只是,他抬眼一望,守衛在他附近的彪悍鐵騎,就讓他縮了縮脖子。
更遑論,即使在察哈爾部,他這個大汗,也更多的是藉助於妹夫冊封的北海郡王頭銜。
真正的察哈爾汗,雖然只是有七八歲,但卻是真正的繼承人。
“哎!”嘆了口氣,布達裡立馬迴歸了現實,然後又興奮起來:
“皇帝是我妹夫,這些東西不用打仗也能享受。”
實際上,腐化蒙古貴族,這是歷史上滿清們經常做的事,在國家之間,不能細算經濟賬。
歷史上,滿清雖然與科爾沁部聯姻,但對於其他蒙古諸部卻從不疏遠,冊封的臺吉、貝子、貝勒、郡王、親王,超過三百位。
而他們與明朝不一樣,這些爵位每年的俸祿,賞賜,對於寺廟的香火,都會遠遠的送到蒙古草原,交到這群貴族們的手裡。
粗略估計,對於蒙古的拉攏,每年超過百萬兩紋銀,而蒙古貴族們只需要效忠即可。
這就是為什麼滿清三百年不修長城的原因,他把修長城的錢給了滿清了,如果再修長城,那就是重複做功了。
而對蒙政策,朱誼汐卻不準備完全效仿。
無他,大量的賞賜,就如同養廉金腐蝕官員一樣,讓蒙古貴族的胃口越來越大。
歷史上到了晚清時期,與其說是清朝和貴族掌控蒙古,不如說是晉商掌控蒙古。
因為那群被撐大胃口的貴族們的,為了維持自己的高消費,不斷變賣一切。
奴隸,草地,牛羊,甚至是收稅權,都盡數發賣。
晉商們成為了漠南蒙古的大地主,真正意義上的太上皇。
論騎射,蒙古人確實厲害,甚至比滿清還要出色,這是人家的看家本領。
但世道變了,火器開始稱霸世界,兇猛的金帳汗國沒了,俄羅斯人憑著這火器,開始征服西伯利亞。
滿清卻並未看到這一點,依舊以舊目光視之,實行弱化蒙古的政策,但穿越者明白,蒙古不足為慮,只有俄羅斯人才是將來的大敵。
因此,漢蒙一體,以蒙人為先鋒的策略,就應運而生。
在大明皇帝的心中,早就形成了一套征服策略:
征服西伯利亞高原,中西亞,就需要蒙古這樣的騎射好手;征服東南亞,就得調集雲南、貴州的彝族,他們適合熱帶雨林。
等拿下了中南半島,在組建土著軍團,跨海征服群島。
東南亞群島可不是開玩笑的,光是一項瘧疾,就足以讓戰鬥力打個對摺,在還沒有開發完成的群島上,再怎麼折騰也沒多少成功。
沒有那群土著士兵,打下來,也守不住。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您忠臣的手下布達裡前來覲見——”
恭敬地撫胸跪下,布達裡毫不遲疑。
他的妹妹琪琪格則在一旁,挺著大肚子,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