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皇帝點點頭,道:“此法倒是可行。”

“只是這斷事官,若是長期坐在衙門,怎可料理軍法?”

“軍中可沒有衙門,讓兵卒們去喊冤,況且軍法嚴明,也容不得兵卒亂走。”

“就設巡回法庭如何?一如巡按御史。”

說到這,皇帝越想越覺得不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參謀司下,設巡回法庭,以斷事官充任,每年來回奔走,絕不粗漏,也不長久停歇。”

呂大器瞠目。

心想,您倒是會借鑑,我還想著把這審判權歸屬兵部呢?這倒是白忙活了。

他嘴角動了動,想要言語爭取。

但是瞧見皇帝那興致盎然的表情,立馬就把嘴閉上,涉及到軍隊,怕是得吃閉門羹。

這要是被駁回,自己在六部可就丟臉了。

心中滿是失落,呂大器倒是沒表現出來,畢竟還是有些城府的。

“陛下可拔一些進士充任,其年輕氣盛,心懷正義,想必是蕩清軍中汙穢。”

“沒錯,一如御史嘛!”

皇帝輕笑著。

督察院御史,一般都會讓年輕的進士擔任,就喜歡看他們稚嫩,年輕,不怕得罪人的氣魄,畢竟年輕人最容易受到鼓動。

而巡回法庭用文人,且是進士,也能更好的排除影響,做到相對的公平公正,這再好不過。

“對了,呂卿來見我,所為何事?”

到了這時,朱誼汐才反應過來,自己一時間竟然忘了主題了,光顧著得意去了。

呂大器這才一本正經道:“京營乃陛下一手親建,猶如初生之朝陽,銳不可當。”

“而地方衛所,九邊,弊病叢生,已經到了不得不毀之再建的地步,兵部上下為之心痛,不得不陳情與陛下……”

說著,呂大器開始介紹九邊起來。

所謂九邊,乃是弘治年間在北部沿長城防線陸續設立的九個軍事重鎮。

建國初期,朝廷設十三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衛所,仁宣時期開始收縮邊線,陸續遷移到了長城附近。

由此,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里的北部邊防線,相繼設立了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偏頭關(也稱山西鎮)、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九個邊防重鎮。

在洪武時期,朱元璋效仿元朝,想利用漠南養出肥美的牛羊及戰馬,由此來推動北部衛所遊牧化。

仁宣時期漠南諸衛所逐漸廢除或內遷。

嘉靖二十一後隨著防務加重,又在九邊母體上析置眾多新鎮,但依舊稱之為九邊。

到了極盛時,邊軍七十萬,戰馬四十萬匹。

可隨著衛所制的崩壞,大量的兵卒逃亡,如張獻忠,再加上屯田名存實亡,朝廷每年的撥款不斷增加。

要知道,邊鎮在以前可是自給自足,不需要給錢糧的,崩壞後,財政就入不敷出了。

朱元璋設計的財政,在嘉靖年間就開始破產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