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間,有個小插曲,作為南京三大支柱之一的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自縊身亡。

相較於跪迎的其他人,可謂是諷刺滿滿。

不過,為了榮華富貴,誰都不提這事。

從現實角度來說,之所以南京順利歸降,無外乎滿清汲取闖賊李自成的教訓,招降政策極為寬鬆。

例如文官,只要歸降,不僅會原級任用,而且還可能加官晉封。

武夫們往往會調到麾下,入漢八旗,駐守地方,如大同的姜襄。

所以,官位不變,甚至還有賞賜,百官怎麼不投降?

武勳們則是巴望著融入新朝廷,獲得爵位,亦或者儲存富貴。

所以,由於官吏原任的原因,歷史上多鐸一北還,加上剃髮令的出現,江南沸騰,造反起義不知凡幾。

也是這時候,為了鎮壓民亂,大量的屠殺盛行,就是為了打壓漢人的血性。

阿濟格自然貫通朝廷的宗旨,剛一入城,就授意趙之龍:“按照朝廷的意思,必然給你授世職。”

趙之龍一把年紀,忙不迭感激涕零:“多謝王爺,老臣必將為大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對此,阿濟格倒是不以為意,偌大的南京城,已然讓他看花了眼。

尤其是不遜色北京的皇宮,更是讓他驚喜萬分。

所以,不顧眾人的勸誡,他甚至直接住進了皇宮,坐上了龍椅,捨不得下來。

望著空蕩蕩的宮殿,居高臨下的感覺讓他難以忘懷:

“這就是皇帝的感覺嗎?比什麼女人強多了。”

一時間,胸中燃起一股火焰,曾經被埋沒的野心重新復甦:

“多爾袞都能封攝政王,我拿下了南京,為朝廷打下了江南,弟弟是攝政王,我如今作為兄長,攝政王不想,一個叔王總是可以吧?”

說白了,他想跟多爾袞一樣,取得諸王之上的位置,顯示地位,甚至覬覦多爾袞的攝政王。

歷史上,阿濟格不僅這樣想了,還向朝廷上書要求,結果被拒絕。

多爾袞死後,他還不知死活,想要代替多爾袞的攝政王,結果被順治奪爵,幽禁而死。

性格暴躁,得意忘形,缺謀少智,這是阿濟格的真實寫照。

心中想著,阿濟格還真的挾大勝之際,上書朝廷,要求封叔王之稱。

而多爾袞的桌案上,滿是關於阿濟格在南京城的逾矩行為,待他看到阿濟格的上書,他氣急敗壞:

“阿濟格果然是頭貪婪的蠢貨,剛拿下南京,竟然敢要挾朝廷!!”

又是一陣滿語的嘰裡咕嚕的罵句,多爾袞餘怒未消。

如果南下的是多鐸,那該有多好?

內斂而又多智的多鐸,比魯莽野心的阿濟格強太多。

“馮栓,你怎麼看?”

多爾袞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文人,直接問道。

相較於范文程這種前朝皇太極的老臣,馮栓這種新近依附的文臣更值得信賴。

“回稟攝政王,如今英親王手中,有著朝廷一半的兵力,還是十餘萬的降軍,可謂是勢大招風。”

馮栓拱手道:“此時,不宜刺激他,姑且虛以委蛇,安撫其人,待他回到北京,離開了軍隊,再處理也不遲。”

“是啊!”

多爾袞點點頭,陰翳道:“擁有如此多的兵馬,難怪會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馮栓一聽,立馬就知道,英親王回來下場絕不好。

7017k